“双减”背景下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既要也要”的期待:既要让学生作业减负,也要教学质量提升;既要减少考试,也要科学评估教学成效;既要五育并举,也要满足科技强国需要的目标。围绕这些期待,宝应县城中小学以扬州市智慧学堂平台为载体,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得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在线学习成为常态,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减负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全员参与,打造智慧校园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智慧的城中人深刻地认识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扬州智慧学堂从“教、学、管、评、考”5个方面出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打造出学堂在线、学堂测练、学堂答疑、学堂资源、课堂教学、学堂名师、教学评价和特色活动8个核心模块,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合课堂教学和线上辅导,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闭环,为师生提供了具有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研训、智慧家校服务等功能的网上学校。目前,扬州智慧学堂平台是城中师生应用最广泛的平台,平台已完成注册教师92名,注册学生超1193名。其中,2021年,宝应县城中小学扬州智慧学堂平台的日均用户访问量达1000人次,日均活跃用户数达500人以上,几乎达到时时用、处处用、人人用,智慧学堂真正起到助力双减,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学校多次被评为扬州市智慧学堂平台应用工作先进集体。 二、智慧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双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特殊需求,教师的数据素养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扬州智慧学堂是市教育局整合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的网上智慧学习平台。它使教与学都能非常便利的突破时空局限。为此,学校鼓励并要求所有老师以智慧学堂为载体,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达到能用,会用,善用平台的目的,学校先后组织了多次专题培训和讲座,并定期邀请“智慧学堂使用达人”分享经验和创新之举。平时老师们在智慧学堂上收集素材,备课、研课。课堂上,老师们用手机将学生创造性的做法和典型的错例及时拍照上传到投影,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客观真实地反应了课堂实况,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与此同时,教师们积极参加平台举办的各项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发展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芮菡老师的网络空间应用案例《有效应用“智慧学堂”,探究英语“教”与“学”新模式》在省、市评比中先后荣获一等奖,并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创新作品”。刘艳老师执教的《5A Unit6 My e-friend》在2021年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荣获扬州市二等奖。王兆娟、张娟、张扬等52名老师在平台举办的相关活动中荣获县市一,二等奖。城中小学92名一线教师中基本都尝到了智慧学堂的数字化教学既增效提质又省事减负的甜头,产生一种满足与欣喜,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正在追求甚至已经达到“得意”的境界。近期扬州智慧学堂平台组织开展“网络课程”活动竞赛暨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城中小学共有40位教师走进了直播间,参与率高达43.5%。 三、智慧学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双减”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学生的课业负担、培训负担减轻了,我们应该给学生增加些什么呢?学校立足学生的全面和长远,提出了放学回家1.5小时润心计划,即每晚回家读书半小时、运动半小时、劳动和交流半小时。每天晚上,家长在智慧学堂上传的不再是单调的学科作业,而是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读书、运动、劳动、以及和家长交流谈心的视频。春节期间,学校在智慧学堂活动广场,上线了“孝心无价,亲情永恒”德育活动。孩子们上传自己为父母捶背、洗脚等图片,让尽孝不再是一句空话,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劳动节,我们又上线了“劳动最光荣,过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活动。城中小学26个班级,班班参与,上传自己的劳动作品,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劳动教育真实可控可见,参与率100%。 智慧学堂平台是城中小学实施智慧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各班五育展示的重要载体和窗口,也为双减下的新课堂建设创造了全新智慧的环境。该校常务副校长臧丽华表示,所有城中人将继续依托智慧学堂,突破创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打造教智融合的“儒雅”特色课堂。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