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艺术融入社会 促诗词之乡早日建成 ——在全县创建“江苏省诗词之乡”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赵 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根据会议的统一安排,受县诗词家协会的委托,现在我就县诗词家协会如何投入诗词之乡创建活动作一个表态交流。提起诗词艺术,对于社会上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熟悉在于,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学习过、吟诵过诗词,甚至都能背诵几首千古名诗;陌生在于,大多数人对于诗词的韵律尤其是古体诗词的格律知之不多、创作更少。创建诗词之乡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大家对诗词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熟悉到支持的过程,由支持到参与的过程,由参与到提高的过程。下面,就县诗词家协会在创建诗词之乡活动中,如何创新理念、理清思路、落实举措作一个简要的表态交流。主要三个方面: 一、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创建诗词之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加深对创建诗词之乡重要性的理解,增强繁荣诗词事业的责任意识。诗词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繁荣诗词艺术对于增强国民素质、提高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诗词之乡,可以更好地发挥诗词艺术的教育功能,以诗词凝聚人心,以诗词陶冶情操,以诗词提升素养。同时,通过诗词之乡品牌的创建,可以进一步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地方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诗词家协会作为从事诗词艺术的团体组织,在创建诗词之乡活动中,将把推进创建活动和实现创建任务作为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加深对创建诗词之乡大环境的理解,增强繁荣诗词事业的发展意识。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把创建诗词之乡当做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倾力打造。从扬州市和宝应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县领导对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都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阵容强大的创建领导小组,市委、县委的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专门以两办的文件形式下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诗词之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创建活动,以如此重视的程度和如此大的力度来推进,这在历史上可能还是绝无仅有。唐诗说得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既为我们营造了创建诗词之乡的大环境,又为我们繁荣诗词艺术提供了新机遇,作为从事诗词工作的同志,我们要把开展创建工作作为繁荣诗词事业的一次发展机遇,趁势而上,争取把诗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深对创建诗词之乡艰巨性的理解,增强繁荣诗词事业的紧迫意识。从扬州全市范围来看,已经形成了浓烈的创建氛围,邗江区已先行一步创成“全国诗词之乡”,高邮等市和区也已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工作走在了我们的前头。再不迎头赶上,势必会拖全市创建工作的后腿。从创建要实现的目标来看,要创成省级诗词之乡乃至全国诗词之乡,要完成的任务还很重,要做的工作还很繁,要联络的环节还很多,而且时间还比较紧。作为诗词家协会,我们将进一步统一诗词家协会有关人士的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诗词之乡创建工作中去。 二、创新工作思路,明确诗词家协会在创建活动中的目标和 方向 从诗词家协会工作的实际出发,我们设想在指导思想上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把诗词提高和诗词普及结合起来。诗词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又是一门大众的艺术。在诗词创作上,即需要阳春白雪,又不能排斥下里巴人。既需要万绿丛中一点红,又需要满园春色关不住。必须把提高水准、塑造精品和普及作者、扩大队伍有机结合起来,也就象过去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时的一句名言一样,叫“先上车,后买票,”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诗词创作和诗词之乡创建活动中去。河南省有一位农民诗人叫李春胜,文化水平虽然不算高,但他酷爱写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十年间写出了五百多首古体诗,虽然有的诗从格律上讲并不是太工整,但由于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厚,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教化作用,深受社会好评。 二是把诗词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有一句艺术界常说的口头禅叫“艺术是相通的”,就是指艺术的表现手法大多是相通的。德国18世纪至19世纪著名诗人、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句话就高度概括出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相通之处。诗词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借鉴和吸收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就能更好地展示综合艺术的神韵和魅力。例如,将诗词艺术和书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进行嫁接,就能大大提高这些艺术形式的感染力。在县里六月下旬举办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艺术展览活动中,我们就做了积极的尝试,把我县一批诗词家的歌颂党的新诗与书法家的书法艺术进行嫁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既使诗词有了展示载体和用武之地,又使书法内容有了鲜明的主题和鲜活的生命,两种艺术形式并蒂花开、相得益彰。 三是把古体诗和现代诗结合起来。所谓把两种诗结合起来,并不是把两种诗体结合起来,而是要运用好两种诗体共同为创建所用。中国二十世纪中期的著名作家废名先生就曾说过:“古体诗是诗的形式,散文的内容;现代诗是散文的形式,诗的内容。”可见,古体诗和现代诗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诗体,但她们却具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她们都需要韵律,尽管押韵的要求不同;第二,她们都用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以诗言志;第三,她们都需要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她们都需要有优美的汉语言文字。因此,在创建工作中,既要注重古体诗的普及,又要注重现代诗的应用。 四是把诗词活动和社会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诗词之乡创建的目的就是要宣传诗词、推广诗词、普及诗词,也就是让诗词象唐诗里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让诗词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融入基层、更好地融入生活。有一句文艺评论的名言叫“越是民族的,越是大众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同样,诗词只有走进大众、走进各行各业、走进火热生活,才能具有强烈的生命力。邗江区就曾举办过“诗词进万家,文化欢乐行”大型专题活动,这项活动已成为邗江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以诗词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为抓手,不断把诗词创建活动渗透到各行各业。 三、 创新工作举措,为创建诗词之乡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创建诗词之乡活动重在行动,贵在落实。我们的工作举措主要是实施“四个打造”: 1、打造培训基地。根据基层的不同需求,针对人群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开设不同的讲座,进行不同的培训。主要分为提高型讲座、入门型讲座、赏析型讲座三种。所谓提高型讲座,就是针对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准的诗词作者,通过聘请诗词名家进行辅导和指导,努力使他们的创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出精品、树品牌打好基础。所谓入门型讲座,就是针对初学者通过讲授基本常识和技巧,把初学者扶上马再送一程。所谓赏析型讲座,就是针对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通过进行诗词鉴赏和评论,使大家领略诗词意境,增加对诗词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支持创建工作。 2、打造活动载体。也就是突出主题来开展创建活动。一是围绕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培育诗词特色品牌。例如,围绕我县的“一主两特”、荷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资源培育诗词品牌,进一步彰显地方特色、扩大对外影响。二是围绕爱党、爱国、爱家乡发挥教育功能。刚才会上就专门发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诗词专刊。三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鼓与呼。也就是围绕小康建设、新城建设等组织诗词创作。四是围绕重大节庆开展纪念活动。前一段时间,我们诗词协会和白田诗社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和端午节诗人节,走进基层,分别组织了专题的创作交流会、诗词吟诵会及赏析会,下一步还将围绕荷藕节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节庆专题组织诗词创作。 3、打造服务平台。具体做好“四大员”,也就是做好联络员、辅导员、宣传员、服务员。一是做好联络员,充当好创建领导小组和创建办联系社会和基层的纽带和桥梁。二是做好辅导员,组织诗词专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根据基层的需求上门讲解、上门辅导、上门创作。三是做好宣传员,争取报刊和网站等媒体的帮助,开设诗词专栏,宣传创建活动,推出诗词新作,为诗词作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空间。通过组织赛诗等活动,进一步活跃创建气氛。并和社会有关单位做好诗词碑廊等共建工作。四是做好服务员,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诗词家投入创建、施展才华提供必要的条件。 4、打造队伍网络。一方面,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通过修改和完善协会章程、吸纳新鲜血液、召开全体会员大会等方式,进一步锤炼专业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镇和部门及其基层单位成立诗词分会或诗社等社团组织,或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县诗词家协会,真正壮大诗词创作队伍,推动涌现出更多的干部诗人、工人诗人、农民诗人、学生诗人、社区诗人,从而使诗词创建活动不仅为检查达标服务,更要努力成为建设文化宝应、弘扬宝应精神的重要推动力。 二0一0年七月五日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