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 勤恳 真爱
——陈美彬与他的散文集《装在瓶里的爱》
徐汝清
参加陈美彬老师《装在瓶里的爱》首发式,我很高兴。与会者除县内文友,更有来自南京、扬州、高邮、淮安的教授、专家学者。今天的首发式,是成功的,也是别开生靣的,这说明陈老师的文学创作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我与陈美彬老师相识,是在王艳丽散文集《荷塘新月》首发式上。那天,陈老师的发言虽然简短,却给与会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就是睿智、谦虚。 3月21日上午9点,我的手机响了起来,陈老师热情邀请我参加他的散文集《装在瓶里的爱》首发式。他在电话里称我为前辈,对我出版的两部作品称赞有加,虚心表示要向我学习,还诚恳地要派车接我参加活动。我赶紧回答说:“不麻烦了,我自己走过去。”陈美彬如此谦虚、热情,我很感动。 3月24日,连续多日阴沉的天气突然晴好起来,倒春寒的阴霾一扫而尽,我早早起身,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兴致勃勃地向新华书店走去,刚到楼下只见几个学生手捧鲜花静候在会议室门口。我与他们攀谈起来,孩子们告诉我,他们都是陈老师的学生,老师培养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得知老师的作品问世,非常高兴,于是自发来参加活动。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靥里,我强烈感受到了他们对陈美彬老师的敬佩和爱戴。陈老师来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接踵而来,陈老师和颜悦色地劝退他们。“会议室太小了!”我为这些爱好文学的新苗没能如愿与会而感到惋惜。 近年来,我接触了一些退休老教师,听他们说,现在的教师百分之九十不会写文章,甚至一些语文教师只是忙于备课、教学,自己却没有单独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我深知,老师辛苦,语文老师更辛苦,他们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承载着繁重的教学、升学的压力。这,我很同情,但是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如何教学生作文?然而,陈美彬让我升腾起了希望。陈美彬是一名中学教师,一个人带两个班语文,还担任学校中层干部。教学的压力、事务的繁杂可想而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笔耕,把别人喝咖啡喝酒打牌旳时间用來从亊文学创作。有耕耘就有收获,散文集《装在瓶里的爱》就是陈老师多年辛劳而收获的果实。 陈美彬老师的勤恳表现在生活中,体现在文章里。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近年来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有时间就和学生一起写作文。这果然有了些收获,不但自己写的文章频频见于报刊,而且经我指导的学生在各类作文大赛中也经常获奖或发表作品。”陈老师如此亲力亲为,写“下水作文”,不但能使学生的成绩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做了表率。“人生最重要的既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而是胸中火焰一般熊熊燃烧的‘希望’。人生只有怀有希望才不至于灰暗和阴沉,而希望就蛰伏在专心致志的做事上,潜藏于年复一年的追求中。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希望总会在前方向你招手。”陈老师实在实在为人、勤勤恳恳工作,给学生树立了好榜样,称得上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我早已进入古稀之年,不是个轻易感动的人,然而捧读陈美彬散文集却让我感动,特别是《为父亲洗澡》。父亲在他善意的谎言下,“脱掉衣服,拘谨得像个孩子似的任凭我给他擦洗着身子。看着父亲佝偻的身躯,感受着父亲松弛的皮肤,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和心酸。”“我们父子俩在热气腾腾的卫生间里忙活了半天才出来。这时父亲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头发被我梳理得纹丝不乱,显得精神多了。”“‘……爸,小时侯是你给我洗澡,现在你老了,以后只要我有空就给你擦澡……’父亲没有说什么,但朦胧中我感到他的喉咙哽咽了一下。”陈老师朴实、细腻的文字,感动着每一个读者。试问,当今社会又有几个中年人,能承受着工作、生活多重压力,体贴入微地帮父亲洗澡呢?陈老师的举动让我们为之动容。我想,倘若没有真挚的爱,定然不会有这样感人至深的篇章。 陈美彬的爱不但体现在对父母、对亲人,他对同事、对朋友、对学生、对教育事业,对家乡对祖国都充满了爱。他的散文集最后一篇《病中杂记》这样写道:“生活就像一片田地,一片需要浇灌的田地,而情谊就是滋润、浇灌它的宝贵的养料。人生总会遭逢病痛,一次登门探视是情谊,一回陪同寻医是情谊,一捧娇艳的鲜花是情谊,一句真诚的劝慰是情谊,一条鼓励的短信是情谊,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竖起的大拇指也是情谊……这点点滴滴温暖人心的情谊我将铭记在心、珍藏永远。生活虽然平常,但生活因为有了这份真诚的情谊而显得美好而动人。”因为他心中有爱,爱得那么深沉,才有感恩,才有这么多火热的文字。 我想,《装在瓶里的爱》是陈美彬老师用心写成的、用爱织成的文学作品集。在翻阅他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后,我的视线凝聚在卢志文先生的题词上,并且与他产生了共鸣——“真爱”! 爱是一缕阳光,能让处于严冬的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爱是一阵轻风,能使炎炎夏日里的人们感受到凉爽和惬意;爱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静静地流淌,伴随着我们走向遥远的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