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食/美酒/美人 ——写在许国江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座谈会之后 □何开文 在镇江参加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和《金山》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颁奖会上,听中国矿业大学顾建新教授说全国知名微型小说作家许国江老师最近出版了一本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将于元旦后在扬州举办首发式。什么是闪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对于我来说还不十分了解,很想知道答案的我,于是就盼望许老师的活动早点举办。 机会终于到了。前不久,我在宝应“两会”上接到了同是全国知名微型小说作家、宝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范学望的电话,转达许老师邀请我于19日上午参加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的座谈会。 2013年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腊八节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腊日》一诗中写道:“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由此,许老师将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座谈会安排在腊八节这天举行,其寓意不言而语。 许国江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座谈会由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办,地点安排在扬州著名园林——何园。何园是中国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人间孤本。何园坐落于扬州市徐凝门街6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 “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进入古色古香的何园大门,漫步于何园小道,我们立即被何园的那种复道行空、回廊曲折、假山贴墙所吸引,虽是冬季,仍可见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
座谈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举行,由此衬托出座谈会的隆重、热烈和高雅。座谈会举行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天,但给我的感觉是时间虽短,可容量却很大,体会很多,收获也多。具体表现在美文/美食/美酒/美人四个方面。 先说美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许国江老师原是江都市一中的一位教师,后来又做了多年校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他在退休后的十多年中“厚积薄发”、“久积薄发”,为我们读者写出了较多的美文佳作。 许老师从江都一中校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果断地选择了文学,选择了微型小说、闪小说的创作。据不完全统计,他至今仅微型小说、闪小说作品创作的数量就达数百篇之多。从事文学创作近20年来,他先后在多家名刊上如《读者》、《青春阅读》、《雨花》、《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短小说》、《金山》等20多个省市的70余种报刊上发表微型小说、闪小说等800多篇;曾经出版过《痴情》、《心愿》、《许国江微型小说》、《内部消息》、《诱惑》等微型小说作品集;并在全国多类奖项中获奖,特别是连续十届荣获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成为中国微型小说界的“许国江现象”。被微型小说界普遍誉为:北有许行,南有许国江,“二许”南北呼应,佳作迭出。我依然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许老师在江都市雄都大厦成功举办了微型小说集《痴情》的首发式,实现了他出版微型小说集零的突破。 大家知道,短篇小说难写,微型小说更加难写,而闪小说就难上加难了。闪小说,由微型小说派生,比微型小说更短,一如电闪雷鸣的短小精悍,也可叫做“微小说”。它与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一样,同样具备小说的基本特征,演绎动人的故事,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篇幅要小,主题要新,结构上要留有空白,将小说的所有特征浓缩在600字之内,是微型小说家族中一个新的分支。2013年1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扬州作家许国江闪小说《感觉什么是什么》,就是一部闪小说的代表作品。 一篇微型小说、闪小说作品,需要作家在千字、百字作品中构思小说的情节、场景、人物,尤其是结尾更要出人意料,让人回味无穷。如许老师的微型小说《死亡证明》、《抓副麻将给老爸》,以其较为深刻的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而闻名全国微型小说界,被广大读者所看好,所称道;而收入在闪小说集《感觉什么是什么》中的一篇《感觉什么是什么》作品,更具备了这一特点。小说中儿子出版的诗集由于写得太另类,让从事中学教师的妈妈都读不懂,而发出感叹:“妈一句读不懂。”再当儿子回家看望妈妈,由于儿子的另类发型——光头,几乎让妈妈认不出来,而将儿子关在门外。 扬州评论家徐多庆说:“闪小说就如国之瑰宝,传统中医之针灸——小小银针,却有点穴奇功。我们都是社会生活中一个个不同部位之穴道,被这一枚枚银针刺得酸麻胀疼,尔后又倍感脉络轻松,上下连贯,表里通畅。”许老师的闪小说,尤如一枚小小银针扎在社会的穴位上,是一种灵感碰撞的火花,有瞬间的冲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再说美食。座谈会进行到中午十一点时,随着主持人——市作协主席杜海的即席讲话而进入了尾声。午餐地点被许老师安排在梅龄小区附近的生东酒店。生东酒店属于中等酒店,虽然不大,但给人雅致、洁净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们在室外零下四五度进入到酒店大厅,犹如帆船进入了避风港。来到二楼餐厅内,阳光通过玻璃窗照射进来,使人立马感到温暖如春。同行的宝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县微型小说学会主席高俊说:“许老师待人真是热情,不仅让我们享受到精神大餐,而且还让我们品尝到了淮扬菜肴。” 说到淮扬菜,我想起了自己曾和“扬州第十怪”、《宝应文学》执行主编徐少奎合作一篇学术论文《浅论淮扬菜系与宝应湖大闸蟹》一文中具体论述过。淮扬菜与京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指流行于江苏扬州、淮安及其附近地域的菜肴,并且汇集了上述菜肴之精华,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性风味。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红烧狮子头、平桥豆腐、软兜长鱼、虾籽蒲菜和文楼汤包。中国烹饪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淮扬菜是中国烹饪“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这一本质特征的一大体现。回溯中国烹饪的历史长河,千古菜系,除了京、川、粤外,惟一破例就是以省以下城市及区域称谓的淮扬菜系。 不一会,上菜小姐将红烧狮子头、平桥豆腐、软兜长鱼渐次端上桌,馋得我们放下文人的架势,拿起筷子尽情享用美味佳肴。席间,《扬州晚报》博客网友元元、玉荷、天良等还不时地来到我们桌上敬酒。尤其是元元,她多次向我们敬酒,并且还为我们夹菜,一一介绍上桌的菜肴,介绍维扬美食,热情周到得让我们很不好意思。 再说美酒。古人说:“无酒不成席。”每到新春佳节和朋友聚会,酒是宴席上少不了的主角。“桌上有酒,越喝越有”。酒能助兴,更是感情的润滑剂。许老师请我们吃饭自然也少不了美酒。服务小姐为每桌上了两瓶“洋河蓝色经典”海之蓝酒。“洋河传奇水土,美酒绝世风华”。2003年8月,洋河人在总结、提炼出一整套绵柔型的白酒特征、优点、工艺要求、微量成分等系统理论之后,终于让“洋河蓝色经典”从他们手中跃然而出。 酒过三巡后,大家都分别起身到各桌上敬酒。看着大家在相互敬酒,我联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省城参加一次礼仪讲座,对敬酒作了较为详尽的解读。敬酒属于酒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在饮酒中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客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当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眉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整个过程就算结束。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吴立春朗诵起了“洋河蓝色经典”的广告语来。一个好的广告语在酒的营销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品牌酒的成败。宝应也是驰名中外的酒乡,品牌就有五琼桨、扬州人、乔家白、乔家福、瘦西湖、艳阳天和国宴龄酒等六七种之多。乾隆下江南最后一次经过宝应时,乔家白酒坊乔老板通过宝应县令向乾隆求字,乾隆酒后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乔家有白酒”,下联是:“白酒数乔家”,横批是:“好酒”。这便是现在的乔家福酒(福)的前身;当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扬州接待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时说:“现在我用扬州家乡的龄酒来敬总统先生。”之后,龄酒便成为国宴用酒。 许老师平时是很少喝酒的。酒宴上,我特别注意到许老师,不仅敬所有桌上的酒,而且还“来者不拒、照样收下”。他对我们说:“今天承蒙大家为我的闪小说座谈会捧场,一醉方休了!”宝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赵征溶平时进酒不多,这天喜逢许老师的闪小说座谈会,酒量却与日俱增,比以往多品了几杯,以示对许老师的祝贺。 最后说美人。历史上,酒和美人是分不开的。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凤酒系列西风红美人、蓝美人;吉林省通化市的美人松葡萄酒,等等。而酒桌席上话题也是离不开“美人”话题的。就在我们的酒宴进入尾声时,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王艳丽将话题转移到了扬州的“四美酱菜”。她说:“扬州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是个宜居的城市,而且还是专出地产品牌的文化名城。比如‘扬州四美酱菜’、‘扬州三把刀’,还有‘扬州包子’。” 听到此,我接过王艳丽的话题说:“扬州还是个出美人的地方啊!”许老师说:“扬州出美女的说法,在全国是闻名的。”我接着说:“今天参加许老师的闪小说座谈会博客文章的主题有了,也是‘四美’,就叫做《美文/美食/美酒/美人》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我说:“我们酒宴桌上就有一位美人嘛。”大家又一次的异口同声地说:“王艳丽!”我答道:“回答完全正确!” 王艳丽是宝应安宜物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身兼多职,却能忙中偷闲,执着地从事文学创作,其创作精神让人敬佩,这是其一;其二,王艳丽从小就十分喜爱文学创作,已创作散文作品数十篇,并在《扬州晚报》博客网上开有自己的博客。她在网上所写的博文点击率很高,这主要缘于她的散文作品不仅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而且也可算为上乘。2011年她出版了散文作品集《荷塘新月》。读王艳丽的散文作品集《荷塘新月》,因为篇篇均是美文,不仅让我扼腕,更令我赞叹。应该说,王艳丽的散文作品集《荷塘新月》是散文,又是散文之中的美文。一种淡然的美,犹如一幅幅珍贵的名画,暖色和冷色极为协调地柔合在一起;又像是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有着寓意深广、素雅而又迷人的功效。 王艳丽给我的印象主要有三:一是具有“才女”的特质。扬州自古出美女,而宝应当代出才女。 王艳丽应该说是才貌双全,所写的文学作品多以其独特细腻、柔情而著称,并以其在宝应文学界的成就为宝应女作者群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做女人难,做女文人更难”。女作者由于家庭、生理等原因,有的已经封笔不再写作。而王艳丽却十年磨一剑,坚持文学创作,且收获颇丰;二是具有“才情”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王艳丽的两种才能:既是宝应县安宜物业公司的副总,又是宝应县作协理事、县微型小说学会的副主席。事业和爱好两不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各有特性;三是具有“才气”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王艳丽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在从事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展示的那种才气。收入到散文集《荷塘新月》中的散文,大都是逻辑性梯进十分严谨,拟人化描写十分突出,散文韵味十分强烈,其作品具有厚重力、感召力和宣传力。 酒宴在十分欢乐、详和的氛围中结束。许老师和他的夫人费红走下楼梯,走出酒店,将我们一一的送进车里,目送着我们离开……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说:“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道出了一个人不要觉得已年纪大了,其实还有很多发挥自己余热、大有作为的好时光。我想,刘禹锡的这两句诗,为许国江退休后在文学道路上执着的追求,特别是在从事闪小说创作上的忘我精神,则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注解。 2013年1月20日写于可人书屋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