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一辑 应序而作

2013-4-21 17:40|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1655| 评论: 0|来自: 今日宝应网

1/颂扬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范学望微型小说集《太阳》序言

 

19973月,即我负责县作家协会工作的次年,我主编出版了一本《宝应微型小说作者群作品选》专集,书中收录了30多位作者、50余篇微型小说作品。由于征稿时间短,征稿启事范围窄,所征集到的微型小说作品数量有限,但我尽最大可能地把征稿启示寄送给我所知道的宝应常在写微型小说的作者。我是十分酷爱微型小说创作的,自以为对宝应微型小说作者十分了解,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却漏掉了范学望。
  2000年初春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文学爱好者,他自报姓名——范学望。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陌生的名字。由于初次见面,于是我就对他自然地多看了几眼,多聊了一会。他,50多岁,足有一米八的个头,说话时总是脸带微笑,轻声慢语。我问,你主要爱好哪类题材?他说,我主要写写微型小说。微型小说?看着比我年长十多岁的他,带有怀疑的目光问道。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了两篇微型小说稿子,记得其中一篇的题目是《考题》。看完小说稿子,感觉颇好。我又问,你写了多少篇微型小说?他答,80多篇。80多篇?我很是吃惊地复问道。是的,他继续说,我从五年前开始接触微型小说,已经有20多篇散见于《佛山文艺》、《短篇小说》等纯文学报刊上。最近《野草》文学报还发了我的微型小说专版。说完话,他又从包里拿出一张标《野草》字样的文学报纸,只见上面以“东方之星”的名义一气发表了他六篇作品。至此,我由怀疑——惊讶——敬佩。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还在执着追求,笔耕不止,确实叫人感慨,令人敬佩。
  为了更好地推出文学新人,繁荣文学创作事业,让能够出书的文学爱好者出上一本书,20025月,我着手主编名为“八宝亭文丛”系列丛书。当丛书印出了第三本时(分别是随笔作品集、小说散文评论集和应用写作纵横论集),我自然想到了范学望先生的微型小说。要知道,在宝应出版一本个人微型小说集子的作者实难得一二。
  范学望的微型小说集《太阳》,篇幅短小,却别具一格。篇篇都以独特的笔法去亮丽生活,雕塑艺术。小中见大,故事动人,情节曲折,人物鲜活,微中洞窥人生大主题。纵观集子里的近60篇作品,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选题新。这个特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在范学望的微型小说中不少作品的选题有较为突出的新意。如: 《考题》、《下岗》等。在《考题》里,叙述了一个大学生下岗后的奇特经历,向人们道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人,只要真,只要善,只要美,成功就会青睐你,就会伴随你。

二是人物简。微型小说有别于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不可能安排较多的人物出场,有时可能是三四个人物,有时只有一二个人物。《面纱》集中表现了一个“拖着一条残腿的瘸子”和“一位女士”两个人物。“瘸子”不瘸,“女士”给予“瘸子”乞讨的百元大钞竟然是假的,“瘸子”非但未讨到十元钱,反而倒贴了九张十元币。真是应了古人所言:“赔了夫人又折兵”。以此达到了鞭挞那些为了“孔方兄”,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丑恶现象的目的。

三是重含蓄。这是作家十分注重将自己的深意隐含在作品中所刻画的形象之中,藏而不露,让读者去发展,去补充,从而产生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发表在《野草》上的《黑虎掏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篇小说里,作家把“中年男子”调戏妇女的丑行用三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叙述,丝毫不带有作者的观点,或强加进去的意思,完全让小说中的人物出场说话,整篇小说写得入木三分。

四是结尾奇。这一特点在作家的小说里比较明显。《夜行人》、《考题》、《今天是……》等均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尾。《夜行人》里的“女人”原是一位守候捉拿色魔的女公安;《考题》里的“小王”纯朴的答题竟被公司总经理录用;《今天是……》里的“赵”原来是在41日“愚人节”那天开了个大玩笑……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结尾,出入意料,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结尾结的好,能够使读者读后拍案叫绝,回味无穷,并能从中悟出些道理来。在这里,我也为作者称奇,叫好。
  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执着的追求者。范学望的成功之路,我以为,很是值得广大文学青年借鉴、学习。在结束本文之时,我衷心祝愿范学望借助于微型小说集《太阳》出版的东风,用手中的笔,大写人生,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期待着他不久再出一本更为精彩、更为上乘的微型小说集子。
                 

 

2/贴近生活 感悟生活 赞美生活

——李增俊作品专集《春华秋实》序言

 

我与李增俊文友有着共同的爱好,业余时间都十分喜欢“爬格子”,尤其是进行文学创作.并时常在报纸上发表作品。由于有着“同好”,我与李增俊文友在宝应城里颇有接触,经常交流创作体会。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共和国诞辰五十周年之际,他竟出了一本《春华秋实——献给共和国的歌》作品专集,真是可喜可贺。
  
《春华秋实》收集的作品分“十月的风”、“春天的故事”、“精神塑形象”、“决战在市场”等4个专辑,文体分为散文、论文和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读完专集中的散文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整个作品贴近生活,感悟生活,赞美生活。
   
在选择题材上,现实和历史相互交融,情趣盎然,别开生面,抒发出作者对祖国的赞美、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岁月记载着永恒的历史》,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历史的耻辱,使中国人醒悟了一个真理:弱国无政治,小国无外交”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确立了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这里的历史和现实题材相映成辉,相得益彰,从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歌颂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表现方式上,从古到今,由远及近,时空交错。《十月的风》以“186010月的风是凄凉的风、193610月的风是悲壮的风、194910月的风是欢庆的风、196410月的风是自强的风和198410月的风是改革开放的风……”这样一种时序手法来展开全文,整篇散文气势磅礴,让人读之精神振奋。《千船竞发中有一叶小舟》则是很好地动用了电影“蒙太奇”式的表现手法:“童年,我在‘妈妈的摇蓝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青年,我在‘再教育’的氛围中成长……壮年,我和全国人民一样,用实践劲吹改革开放的亚洲雄风……”
   
在语言风格上,作者追求简洁、明快,庄重、朴实。表现催人奋进的语言风格,如《十月的风》:“我情有独钟的是,秋天的风,十月的风。因为它给人遐想,给人启迪,给人奋斗,给炎黄子孙一种不屈、奋进的精神”;表现寓意深刻的语言风格,如《春天的故事》:“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雷、春雨、春辉,这是供电职工所企盼的”。这些作品,均较好地构造了一种“文不甚深、语不甚俗”的语言环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李增俊文友1968年从南京下放到宝应,与共和国同龄。他虽已五十有余,但仍在坚持文学创作,且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在宝应乃至扬州市供电系统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文学创作精神令人可敬可佩。
   
我期盼李增俊文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散文作品。

 

 

3/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

——陆会斌诗集《与奥运同行》序言

 

当北京奥运会圆满地落下大幕后,全国各大报刊都在热议“后奥运时代”,即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如何较大地发挥和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游客如潮,场面壮观。北京以外的青岛的奥帆赛场馆等其他奥运城市也出现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现象。有专家预测,“后奥运时代”效应将会延续3-5年,甚至于更长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后奥运时代”效应的范例。

与此同时,陆会斌也在做着有关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的事情,最近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陆会斌的诗集《与奥运同行》。读完他的诗集《与奥运同行》一书后,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可是一本唱响北京奥运会、放大“后奥运时代” 效应的好书。可以说,陆会斌所著的诗集《与奥运同行》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述方式,放大了北京奥运会的“后奥运时代”效应。诗人用每一首诗作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自2001713日申办成功——2008324日希腊雅典圣火采集仪式——2008331日全球奥运圣火接力启动——20088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军团夺得51块金牌的奥运健儿——2008824日奥运会闭幕式。读者每读完一首诗作,便会有亲临北京奥运会盛况的感觉,眼前便会显现出又一次回到奥运健儿夺金摘银的那一幕幕精彩瞬间。

据我了解,诗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放弃了一切应酬,坚持每天收看奥运比赛,及时记录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拼搏场面,并查阅有关奥运资料,用一首首诗歌的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瞬间。每一首诗作里,都蕴藏着诗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热切期盼和真诚祝福。诗人是在与北京奥运会同进行,同欢乐。

2001713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全世界所有华人喜庆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是北京时,早已等候在荧屏前的人们激动地欢呼相拥,奔走相告。在《与奥运同行》的诗作里,诗人是这样写下他开篇诗作的:北京申奥成功/中国沸腾/山呼海笑/炎黄子孙欢腾/欢腾在/世界有华人的每一个角落//今夜无眠/中国无眠/百年期盼/终于梦圆//世界无眠/祝福中国/龙子龙孙/飞泪狂歌。当圣火在扬州市传递时,诗人是这样写下诗章的:“唐宋明清繁华地/邗沟开凿念吴王/大江东西名扬子/运河南北贯京杭/月明西湖柳丝瘦/夜静古刹钟声长/润扬跨越风光美/进站火车鸣笛响/古城新区称和谐/生态宜居天下扬/祥云喜过扬州路/魅力永恒情飞翔”。

抚读《与奥运同行》,我为诗人的文采所敬佩,更为诗人宽广的知识面和字里行间追求和平进步的博大情怀而震撼。在近3000行诗句里,涉及到世界五大洲、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多个城市、51块金牌得主。可见诗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的、人文的、世界的文化底蕴,是难以驾驭写就书稿的。诗人写圣火在阿曼马斯喀特传递时,不仅写下了各色人种参与传递的场面,而且还写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不难想象,再过10年、20年,人们大脑中的奥运映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而每当我们重读《与奥运同行》这本诗作专著之时,便会重拾起北京奥运会的精彩记忆。这就是陆会斌诗作专著《与奥运同行》的成功所在,魅力所在。我坚信,这不仅仅是体育的,经济的。

 

 

 

4/不加雕琢的人生之作

——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序言

 

人生犹如一本书,而人生的经历就像是在读书。记者作家陈宝善的记者生涯,就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位、慢慢咀嚼的人生之书。据我了解,陈宝善出生在宝应县泾河镇左堡村塔庄组,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原副社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5年毕业分配至新华社北京分社任记者,曾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活动,采访过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并曾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握手、合影留念。1998年从新华社退休后,一直笔耕不缀,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新闻作品集《新闻芬芳》和散文作品集《怡心斋散文》等专著。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宝善生于斯,长于斯。出生于运河之畔的他,对宝应泾河故乡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在新华社做记者期间,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回乡探访、采风,了解故乡情况,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从记者岗位上退休后,他依然没有忘记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余热,仍多次回家乡采访,讴歌家乡父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业绩,报道故乡宝应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家乡,加上宝应的发展变化,加快了陈宝善回乡定居的决心。2007年春天,陈宝善放弃了居住在城市的优越条件,索性偕老伴移居老家宝应县泾河镇灶户村,在这里盖上了三间平房,作好了长期居住的打算,做好了利用余热宣传报道生他养他的家乡的思想准备。

抚读着记者作家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就像一格一格的电影镜头,使读者的想象力得以展开翅膀,飞翔在作家的字里行间,飞翔在作品中的每一则故事里。

颂家乡,视野开阔,笔端传情。改革开放以来,宝应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作家为之倾倒、为之感慨。无论是从对艺术追求者的内质来看,还是从作家主体情操及书写手段等因素考察,其共通之处在于人类文化幽远及对这种幽远的无限关怀,而骨子里滞留着的则是不同主体相同的生命感悟撞击与暗合,这包括我们每位懂得人生体悟的读者。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宝应县:保护水环境,打造生态县,惠及老百姓》一文,向读者展示出一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的画图,还有《杨老头儿卖鱼》等文章,作家均以自己的情绪波动串联起了全文,文笔流畅,可谓风致嫣然,如雨后佳花,迎人而笑之意,同时有一种哲理不着痕迹在叙述中流淌。

写亲情,真情流淌,自然朴素。作家散文中的诗情哲理,让读者读到那里,此时此地本能地触类旁通一番,独特地领悟一番才好,一经作家点出就会显得多余,就会素然。在现实与回忆的时空交叠中,作家间以议论抒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眼前真实的感触又总会不由自主地勾起作家对于往事的点点回忆,这样自然而然地在文中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记忆与现实相互交叠的场面,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分量,使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再如《一点一滴都是爱》、《宝中教我写文章》等作品,无一不是在叙述亲情,倾注真情。

话和谐,关注民生,真切直朴。散文的语言平实,大都与文化抒情有关,其间饱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因而体现在文章中便成为朴实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的自然流淌,而非单独的感物抒怀。《三回农村过中秋》一文,则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和谐之情,和谐之音,言语质朴又能让人浮想联翩,世情的变幻,人生的感慨,都熔铸在单纯朴素的描述中。作家节制着形容和渲染,用无声的空镜头代替强烈的情绪宣泄,却取得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这些艺术特色,在作家的《农村新居的快乐》、《乡村红娘陈桂华》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有位作家说得好:“在理性节制的回忆过程中,文章不是追求如何加以雕琢来表达情感,而是如何顺情感的流淌陈述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应该说,品读记者作家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就是一部不加任何雕琢的散文之作,一部令读者读之回味的人生之书。

 

 

5/对生命本真的较好诠释

——序《巧儿网络文学网友评论选》

 

在中国的网络随笔写手中,我比较欣赏巧儿。理由是她发现了寂寞犹如一本厚厚电话簿,竟找不到一个可拨出的号码的带有很强哲理性的语言。同时我比较喜欢巧儿随笔作品的叙述勇气,一种不回避现实,真情实感的再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认知态度。最近,我在《仪征在线》“原创地带”读到巧儿的随笔作品《寂寞也许是种美丽》,感觉是好的。巧儿的文章我将其归为“散文随笔”类。这是因为,作者在其随笔作品里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无拘无束;所写随笔作品的内容,信手拈来,具有较好的“网络写手”的笔力。

“寂寞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疼,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的孤独,曲终人散后的惆怅,独对明窗的凄清,是一种心的迷失。”——写出了作者对寂寞的理解,对寂寞的认识,对寂寞的评判。何为“寂寞”?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孤单冷清。比如一个人在家里,很寂寞。这是词典里的解释,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寂寞,虽非一个人在家里,有时一群儿时的伙伴在聚会,或几个好友在一起开生日“PARTY”,或一群人背着行囊外出旅游,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可能当时心情不好,或没有与之玩的心境,或与之没有共同语言,此时的“他(她)”便也是一种寂寞,一种如“独对明窗的凄清”的寂寞。

“寂寞是翻遍了厚厚的电话簿,却找不到一个可打的号码。”——道出了作者寂寞时的一种心情,一种寂寞得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出去的心情。看似简单,简单得如信手可拨的电话号码;实质却不简单,带着寂寞的心情时,还有什么兴趣打出电话呢?好一个“厚厚的电话簿”!笔者以为,这句行文较好地诠释了关于生命本真的问题,一个对生活、对人生抱着什么态度的问题。虽短小,却十分精悍;虽平淡,却充满哲理;虽普通,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不再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不再是为了一首淡淡的小诗而动容的年龄……这才慢慢地懂得,生命原本寂寞”。——说出了作者对生命本真的感悟,对生命本真的认识,对生命本真的较好诠释。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学校,就如同“女人是男人的学校”的说法一样,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慨、感悟和感受。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自己脚下留下的印迹是“脚步匆匆”?还是“一捧金色的细沙”?还是“尘埃落尽依旧是两手空空”?还是……每一个人因社会阅历、生活经历和对生命本真的看法不同,对此都有不同的答案。然而答案却只有一个,一个充分反映出每个人生命本真的答案。这一个答案就是考量我们自己为人类、为社会、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且又毫无建树,“这才慢慢懂得,生命原本寂寞”,而又何尝不是作者对“寂寞”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呢?

随着作品叙述的进展,其对生命本真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作者对文学的追求便很快使我产生了阅读兴趣。

作者在语言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整篇散文随笔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明丽,并且极富内涵。如对寂寞的感受是“备一壶清酒,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小酌的朋友,是漠漠空谷里传出的回声。”引人联想,让人思索。再如对寂寞的理解是“挽不住的是时光绚烂的韶华,留不下的是青春匆匆的年轮。”言简意深、简洁明快。这些文字都在展示作者提炼和创新的功夫。

寂寞,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对人们对生命本真的诠释。应该说,寂寞是一种美丽。懂得寂寞,才能揭示人生的真谛;而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大事业。

一篇优秀的随笔作品就像一幅精美的中国画,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审美境界。它的意蕴既拥裹在对事物的认知之中,又延伸到对事物的感悟之外。我以为,这就是这篇随笔作品的魅力所在。我为巧儿拥有如此厚重的笔力,并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词句而叫好,而击掌。

去年底,我在江都博物馆参加了“江都——宝应书协谛结友好协会”签字仪式,在仪式上我即席讲了话。其中结束语讲了这么一句话:“作为一名书法家,生命可以停顿,而书法创作、创新不可停顿。”在这里,我想还将此句话引用给巧儿:对于一位作家来说,生命可以停顿,而写作不可停顿。

我愿以此与巧儿共勉。

 

                                                                                           

6/演绎精彩人生的多产乡土作家

——序蔡宜久文学作品集《荷荡晴雨》

 

面对反映乡土气息较浓的文学作品,丰富而可读。但多数作品读过之后也就是读过了,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太深,而让人想读第二遍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作家陆建华在《汪曾祺传》里讲了这样一件事:198012月出版的《文艺报》在新作短评栏目内发表了唐挚的《赞〈受戒〉》一文。也许评论者对《受戒》这类独具风采的作品期盼太久,蓦然发现就在眼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短评说:“欣然读罢,赞叹不已。字里行间,只觉景美、情美、文美,宛如清澈小溪漫过心头,又如多年陈酿回味无穷。”

摆在案头上的蔡宜久文学作品集《荷荡晴雨》书稿,让我为之欣慰。理由有三:一是因为《荷荡晴雨》让我产生了读第二遍的欲望;二是因为《荷荡晴雨》文章110篇,讲述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宝应这方热土上的事情,一如汪曾祺笔下的人和事;三是因为《荷荡晴雨》的作者是宝应人,是我县作家协会的会员。当我读完《荷荡晴雨》后,被书中诸多篇作品所感染、所震撼,使乡土文学更为丰富,更为完美。应该说,读《荷荡晴雨》需要我们用心去读,需要停顿,需要思考,更需要读者不停地咀嚼。

说“让人想读第二遍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不是时代节奏快得令人没有时间读第二遍,而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乡土气息较浓的文学作品中,的确因为可读的文学作品本身没能诱惑你第二遍。这多少成为读书人的一种遗憾。而说“需要我们用心去读,需要停顿,需要思考,更需要读者不停地咀嚼”,不是作品的文字、繁琐难读,不够流畅,而是因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有太多的哲理,有太多的人生经验,更有太多的事情令读者去回味,去深思。

时间与空间的完美连结。时空手法的运用,奠定了作家文学创作的层次和地位。作家在《那厨房,那灶》里,向读者叙述了厨房和灶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情状。从小时候的用几根树根搭骨架、几块柴笆作围墙、几捆稻草铺屋顶的厨房,到后来的土坯墙、稻草顶、里外粉刷一新的厨房,再到青砖红瓦、宽敞明亮的厨房,直到“去年秋天,儿子在小镇购买了三室一厅一套房,我们家那厨房来了一次彻底改观。它窗明壁亮,狭小而不拥挤,洁净而无尘烟”。从厨房的更新变化,看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感叹五十年之沧桑。

古人和今人的交相辉映。在“民间文本”一章里,作家讲述了十余则“古人”与“今人”的故事。讲述古人的,如:《张邋遢的传说》、《神画大师朱才子》、《乾隆与一宿庵》等篇章;讲述“今人”的,如《小厨子拜师》、《张屠夫杀“鬼”》、《“过木藕”的故事》等篇章,无一不是在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秦始皇与宝应九里一千墩》向人们讲述了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秦始皇七十二处疑冢,真正有秦始皇坟就在宝应东荡——九里一千墩”。而《“牌楼”探踪》一文,则较细致地告诉人们“牌楼村”的由来和传说。

老人与小孩的重叠再现。老人与小孩这一老一少主人翁的重叠再现,让人在读这些浓厚的乡土气息作品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人间友情、爱情和亲情。《慈姑·母亲》一文,以慈姑曾帮助多少人家度过饥饿的难关,救过多少人的性命,来喻意菩萨心肠般的母亲。正如作家笔下的一句描写:“忽然,这一棵棵慈姑幻成了一位伟岸的母亲!”有句古语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的电话》描写了父亲对出门在外的儿子的牵挂和思念。通过一则长途电话,道出了作家对“见字如面”的书信愈加珍贵,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无奈。《祖孙对弈》更是将“老人”与“小孩”之间的亲情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拍手叫好。如文中的精彩语句:“我故意走了几步错棋。孙子一见有机可乘,立即精神大振,大脑进入了高度兴奋状态”。 “跃马架炮,推车调卒,前进后退,左冲右突。‘将!爷爷输啦!’。孙子手舞足蹈满面春风、满目春光”。整篇文章在向读者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中,人们在享受着祖孙同堂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文明家庭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延伸。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文学是许多人的梦想。”正是这一种“声音”,这一个“梦想”,而成就了作家笔下的《荷荡晴雨》这一本书的诞生。

蔡宜久曾经在宝应水乡这一方热土上演绎许多有关写作的故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他还会演绎出更多新颖的人生故事,出现更多更好的乡土文学作品。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7/扬州第十怪
——序《集收藏写作编辑于一身的——扬州第十怪徐少奎》

  作为一种文艺品牌宣传推介“扬州第十怪”徐少奎,曾有朋友不解。历史上的“扬州八怪”主要以书画成就而著称,徐少奎仅仅是个收藏爱好者而已,何仁何德荣登“扬州第十怪”之榜?起初我对此也曾怀疑过它的可行性。但当我走近徐少奎,对徐少奎的收藏、写作和编辑这“三栖”进行考证、考量之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徐少奎定位为“扬州第十怪”应该说是名符其实的。我们不仅要将其作为宝应的一种文艺品牌,而且还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介,进行认真的研究探讨。
  我个人以为,既然“扬州八怪”以书画的成就在历史上存在,“扬州第十怪”也可以以收藏、写作、编辑而存在于当代。
  徐少奎的收藏,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扬州市藏协理事、宝应县藏协主席,而且还因为他的收藏特色,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已很有名气。之所以将徐少奎定位在“扬州第十怪”作为宝应文艺品牌进行宣传推介,最重要一个因素是他的收藏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徐少奎的收藏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浅层、中层、深层。所谓浅层,就是对藏品的欣赏。通过搞展览,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多年来,徐少奎曾经先后在宝应县城和外埠举办过近20次不同专题的藏品展览,参观者达数万人次。所谓中层,就是对藏品的分类。在徐少奎的剪纸藏品中通过分类,展现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独具风采的地方特色。如河北的剪纸善于“点色”;浙江的剪纸擅长边饰图案; 广东的剪纸喜用金纸衬托;陕西的剪纸粗犷大方; 江苏的剪纸则以玲珑精巧、淳厚朴实为见长,其中尤其是扬州剪纸,更是以形态自然、题材多样、风格清新秀丽、表现手法独特而著称于世。在徐少奎收藏的剪纸艺术世界里,有古今人物、山川风貌、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内容,从而构成了一幅幅灿若彩霞的美妙世界。所谓深层,就是对藏品的研究。至目前,徐少奎已经根据所收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藏品,认真的进行考证、调研以及作专题理论研究,陆续撰写了300余篇收藏文章,不少篇已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据我了解,早在60年代初学生时期,徐少奎就非常酷爱收藏和写作,至今50多年来一直十分热衷,坚持不辍。其收藏种类包括邮品、火花、剪纸、请柬、门券、名人相片等20多个类别; 写作爱好涉及诗词、散文、小说、文史、科普、影评等多种体裁。由于写作要“付出”,收藏是“纳入”,其实一“出”、一“入”,是既对立、又矛盾的,而他却能做到既和谐、又统一,把两者有机地协调一致起来,努力达到“收藏激励、促进写作,写作引导、带动收藏”,更是通过收藏交友、写作会友,遍交达26个省、市、区的150多位文艺朋友,并长期保持友谊联系。加之他几十载如一日的坚持“晚上不看书和报,时间再长也睡不着觉”;“外出不喜逛超级市场与百货商店,而愿跑古玩铺子和新华书店”;“平素不嗜好香烟名茶及白酒,而希冀集品藏项好书能够有”……收藏界和文学界称其为“怪”。因此,笔者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他创作的纪实小说中,就将其定位为《扬州第十怪》,作为宝应的文艺品牌向省内外推介。
  “扬州第十怪”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褒扬徐少奎对收藏和写作、编辑事业的追求。收藏使徐少奎几近痴迷、十分执着。应该说,收藏是一项琐碎而又艰苦的事业。为了搞好藏品的整理、分类及研究工作,徐少奎在那张狭小的写字台前,往往一坐就是一个通宵。偶遇停电,更是一盏灯油熬到灯枯油干。严冬,双手因整理藏品被冻得捋都捋不直;酷暑,忙得汗流浃背,为不让风刮散藏品,竟不便开电扇。写作让徐少奎在宝应文学界名声大振。诗词、散文、小说均有涉及,成为宝应县作家协会的秘书长。编辑对徐少奎来说,无私奉献,星期六义务劳动等不为过。《宝应文学》出版费用均由编者“找米下锅”,实际上是无稿酬、无编辑报酬的运作方式。难能可贵的是,徐少奎将此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认真”得几乎让“旁者”难以置信。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寻找出刊的合作伙伴;编辑稿件往往至深夜两三点钟;送刊物给有关作者、会员……尽力尽职履行《宝应文学》杂志社执行主编的身份。少时读书读到一句毛主席语录,叫“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句老人家的经典语言用在徐少奎的身上,我认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扬州第十怪”是一种品牌。将“扬州第十怪”作为文艺品牌来做,是基于历史的考虑和宣传推介宝应的一种模式。历史上的扬州,因“扬州八怪”早就享誉海内外,从而奠定了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当代的扬州,也因出现了“扬州第九怪”季之光,而又为其增添了现代文化的内涵。换言之,我们创优宝应的人文环境,打造宝应的文艺品牌,必然要有一种载体,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艺载体。200311月,宝应县委闻道才书记作出了一个令文艺界人士鼓舞的事情——专门召开了我县部分文艺界人士座谈会。会上,闻书记明确提出要打造宝应的文艺品牌,并以此来宣传宝应,扩大宝应在外界的知名度。为了贯彻这一精神,宝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将创建书法之乡和宣传推介“扬州第十怪”作为文艺品牌来进行运作。经过宝应书法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于20046月成功创建了扬州市“书法之乡”。与此同时,几年来陆续在《东方文化周刊》、《夕阳红》、《扬州晚报》和扬州电视台等十余家新闻媒体上,重点宣传推介了“扬州第十怪”徐少奎。200512月,宝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又专门举办了“扬州第十怪徐少奎收藏展”,邀请市、县新闻媒体全方位的予以宣传报道,在全市文艺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宣传推介“扬州第十怪”,已不是徐少奎个人的事,而是上升为一种宝应的文艺品牌,一种宝应的文化现象,一种宣传宝应、提升宝应知名度的需要。“书法之乡”的成功创建和“扬州第十怪”的成功推介,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宣传宝应、扩大宝应知名度的目的。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对宝应有21人的书法作品入选第四届书法新人展,17人作品入选第五届书法新人展,连续五年出现了扬州市书法考级状元等一系列成绩,成为评价书法界的“宝应现象”。现在,无论是收藏界,还是写作界,全国各地不少人都知道扬州又出现了一个“第十怪”,而这“第十怪”就出自于江苏扬州的宝应。

“收藏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如果将宣传推介“扬州第十怪”看作是收藏宝应历史的话,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若干年后,甚至于上百年以后,“扬州第十怪”也将会作为一种文艺现象为后人留下可书、可歌的文化遗产。
  我希冀宝应出现更多的如同“扬州第十怪”一样的文艺品牌。


8/一部劝世佳作带来的“阅读感动”
——序许诺、许长青警言警句集《悟言哲语》

 

准确地说,我已经多时未有进入“阅读感动”的状态了。说到“阅读感动”,在我的阅读史上印象中曾有过两次。第一次是“文革”结束后被张扬所著的《第二次握手》一书着实感动过。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797月第一版印了15万册,到新华书店排了小半天的长队才买到手。阅读自然是在十分感动的心情中结束的。这是因为“文革”对优秀文学的禁锢而带来的阅读感动。
   
而第二次“阅读感动”是前几年的事。为了更好地打造文艺品牌,进一步创优人文环境,在我就任文联主席之后,便注重推出宝应地方文艺品牌——“书法之乡”和“扬州第十怪”徐少奎。徐少奎在收藏界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已是不争的事实,可当我集中阅读了他的散文作品集《星光》初稿后,令我感动的是他竟然还是位擅长写散文的“名家”。于是在这种“阅读感动”的情绪带动下,于1998年首次称其为“扬州第十怪”,并根据他的事例,与周雨亭文友共同创作了一篇纪实小说,题目叫《扬州第十怪》。之后,“扬州第十怪”便在文艺界流传开来。试想,如果没有“阅读感动”,是绝不会有“扬州第十怪”之说的。
   
而第三次因“阅读”而“感动”的是最近的事。那是在当年十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应徐少奎之邀,在一家温馨可人的茶社,与原宝应城北中学校长许诺见面。据我了解,许诺是位老教育工作者,更是教育世家。中国戏剧出版社曾于20016月为他出版过一本以警言警句为主要内容的专集《悟言哲语》。当时他曾赠书一本于我。但因我所收藏全国各地作家、作者的专著、专集已近千本,未能细读,则是作为一个收藏品藏于书橱里。这天我们三人在优雅的古筝音乐声中,品味着香茶茗品,一边海侃,一边翻看着许诺带来的一叠书稿。细读书名,又是《悟言哲语》。由此拾起了我印象中依旧躺在书橱里的那本《悟言哲语》。我不解地问许诺,这是原来的书稿么?许诺回说,不是原书稿,而是《悟言哲语》的续集。是《悟言哲语》的续集?久未“感动”的我,听到这里便为之一振。一个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在短短的几年里竟要出版两本同一个书名的专集,难道他出书不是为了扬名?也不是为了多得几个稿费?经过几个硕大问号的询问,我才弄明白我自认为出此“下”书的原因。
  
《悟言哲语》于2001年出版发行后,有不少中学语文老师特别是中学生,打电话或亲自登门许诺家谈他们对该书的评价。20029月编写成《悟言哲语》续集。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新教授读到《悟言哲语》第一、二集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为许诺出面联系出版社再版。徐教授提出如有第三集,最好三个集子合并出版。第一、二集编写出来后,许诺思潮翻涌,一发而不可收,整日的阅读报刊,看电视、电影,和朋友、亲戚交谈,同学生促膝谈心,即使在他手术住院治疗期间,大脑也未停止构思,凡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立即用笔写下来,经推敲整理,便形成一条条警句,加之有徐教授的相助,就这样,经过4年多时间,编写出约15万字的第三集来。现在,将第一、二、三集合并在一起,便形成了读者所看到的约230篇、6000多条、近27万字的《悟言哲语》专集。
   
走进这片用人格力量守护的警言警句田野里,将一种对社会负责、对社会真诚的态度灌注笔端的警言警句,凭良知吟咏的警句艺语,我除了敬佩和感动,还会滋生出燧石撞击的震撼。捧着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历经8年时间呕心沥血、精心编写而成的《悟言哲语》专集,我的“阅读感动”便再次被调动起来。
   
著名作家、诗人晨崧曾说:“人是有精神、有意志、有灵魂的。人生活在世,就是要讲处世修身、立志报国,待人接物,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用的人,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许诺在城北中学校长、支书“一肩挑”期间,尽管行政党务工作很忙,但他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任教一、两个班级的作文。实践中,他发现在提高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兴趣的同时,悉心指导学生写过关作文或佳作、优作过程中,试着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让他们学会运用一两条警言警句,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警句如诗,是诗中的精华,是生活哲理的闪光,也是最精粹的语言。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闪光的警句,人们需要警句,更离不开警句。从《悟言哲语》全书来看,收入到书中的警言警句,既有作者对人生、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也有对友谊、爱情和生命的赞美,还有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丑恶的鞭笞和对人们言行的规劝。怎样度好退休后的岁月?这是每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许诺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选择打牌、打麻将消磨时光,更没有选择串门聊张长李短,而是怀着对教育教学那份割不断的情思,正在延续着教育教学的生命。
   
对于一位教育家、作家来说,生命可以停顿,而书写不可停顿。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自己的大脑中怎么会冒出这样一个“警句”?许是受到《悟言哲语》而带来的“阅读感动”的缘故吧。我愿以此警句与许诺共勉。

 

 

9/亲闻·亲历  传道·解惑

——序屠淮综合作品集《新华书业文选》

                                      

近几年,可以说无论是品读文学作品类的书籍,还是品读非文学作品类的书籍(比如学术类的书籍),均很少被感动了。原因一是自己已进入天命之年,那种潜伏在身体内质的情感东西逐渐减少;二是确实在我收藏的这些书籍里打动情感的东西也是少之又少。原以为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段时日,但没想到最近因阅读屠淮老先生的《新华书业文选》书稿而改变了这种状态。

那天,我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宝应县诗词家协会郭老的电话,说是宝应新华书店的屠淮老先生将要出版一本书,嘱我为之写一篇序言。当时我约他们于次日(周六)上午见面相谈。哪知第二天早上,我接到办公室通知参加政府一个会议,中午回家妻子告诉我屠老已来过我家。听到此,我立刻电话约其见面。接过《新华书业文选》书稿,再看着屠老迈下楼梯远去的背影,我被他这种钟爱图书发行事业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然而,再次感动我的还是屠老将要出版的《新华书业文选》书稿。

捧读《新华书业文选》书稿,我以为,散发在全国、省、市图书发行报刊上的论文、杂文和诗词,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上一篇:下一篇:第二辑 应作而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