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颂扬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范学望微型小说集《太阳》序言
1997年3月,即我负责县作家协会工作的次年,我主编出版了一本《宝应微型小说作者群作品选》专集,书中收录了30多位作者、50余篇微型小说作品。由于征稿时间短,征稿启事范围窄,所征集到的微型小说作品数量有限,但我尽最大可能地把征稿启示寄送给我所知道的宝应常在写微型小说的作者。我是十分酷爱微型小说创作的,自以为对宝应微型小说作者十分了解,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却漏掉了范学望。 一是选题新。这个特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在范学望的微型小说中不少作品的选题有较为突出的新意。如:
《考题》、《下岗》等。在《考题》里,叙述了一个大学生下岗后的奇特经历,向人们道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人,只要真,只要善,只要美,成功就会青睐你,就会伴随你。 二是人物简。微型小说有别于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不可能安排较多的人物出场,有时可能是三四个人物,有时只有一二个人物。《面纱》集中表现了一个“拖着一条残腿的瘸子”和“一位女士”两个人物。“瘸子”不瘸,“女士”给予“瘸子”乞讨的百元大钞竟然是假的,“瘸子”非但未讨到十元钱,反而倒贴了九张十元币。真是应了古人所言:“赔了夫人又折兵”。以此达到了鞭挞那些为了“孔方兄”,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丑恶现象的目的。 三是重含蓄。这是作家十分注重将自己的深意隐含在作品中所刻画的形象之中,藏而不露,让读者去发展,去补充,从而产生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发表在《野草》上的《黑虎掏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篇小说里,作家把“中年男子”调戏妇女的丑行用三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叙述,丝毫不带有作者的观点,或强加进去的意思,完全让小说中的人物出场说话,整篇小说写得入木三分。 四是结尾奇。这一特点在作家的小说里比较明显。《夜行人》、《考题》、《今天是……》等均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尾。《夜行人》里的“女人”原是一位守候捉拿色魔的女公安;《考题》里的“小王”纯朴的答题竟被公司总经理录用;《今天是……》里的“赵”原来是在4月1日“愚人节”那天开了个大玩笑……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结尾,出入意料,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结尾结的好,能够使读者读后拍案叫绝,回味无穷,并能从中悟出些道理来。在这里,我也为作者称奇,叫好。
2/贴近生活 感悟生活 赞美生活 ——李增俊作品专集《春华秋实》序言
我与李增俊文友有着共同的爱好,业余时间都十分喜欢“爬格子”,尤其是进行文学创作.并时常在报纸上发表作品。由于有着“同好”,我与李增俊文友在宝应城里颇有接触,经常交流创作体会。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共和国诞辰五十周年之际,他竟出了一本《春华秋实——献给共和国的歌》作品专集,真是可喜可贺。
3/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 ——陆会斌诗集《与奥运同行》序言
当北京奥运会圆满地落下大幕后,全国各大报刊都在热议“后奥运时代”,即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如何较大地发挥和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游客如潮,场面壮观。北京以外的青岛的奥帆赛场馆等其他奥运城市也出现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现象。有专家预测,“后奥运时代”效应将会延续3-5年,甚至于更长时间。我以为,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后奥运时代”效应的范例。 与此同时,陆会斌也在做着有关放大“后奥运时代”效应的事情,最近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陆会斌的诗集《与奥运同行》。读完他的诗集《与奥运同行》一书后,我的眼睛为之一亮,这可是一本唱响北京奥运会、放大“后奥运时代”
效应的好书。可以说,陆会斌所著的诗集《与奥运同行》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述方式,放大了北京奥运会的“后奥运时代”效应。诗人用每一首诗作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自2001年7月13日申办成功——2008年3月24日希腊雅典圣火采集仪式——2008年3月31日全球奥运圣火接力启动——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军团夺得51块金牌的奥运健儿——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式。读者每读完一首诗作,便会有亲临北京奥运会盛况的感觉,眼前便会显现出又一次回到奥运健儿夺金摘银的那一幕幕精彩瞬间。 据我了解,诗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放弃了一切应酬,坚持每天收看奥运比赛,及时记录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拼搏场面,并查阅有关奥运资料,用一首首诗歌的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瞬间。每一首诗作里,都蕴藏着诗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热切期盼和真诚祝福。诗人是在与北京奥运会同进行,同欢乐。 抚读《与奥运同行》,我为诗人的文采所敬佩,更为诗人宽广的知识面和字里行间追求和平进步的博大情怀而震撼。在近3000行诗句里,涉及到世界五大洲、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多个城市、51块金牌得主。可见诗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的、人文的、世界的文化底蕴,是难以驾驭写就书稿的。诗人写圣火在阿曼马斯喀特传递时,不仅写下了各色人种参与传递的场面,而且还写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不难想象,再过10年、20年,人们大脑中的奥运映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而每当我们重读《与奥运同行》这本诗作专著之时,便会重拾起北京奥运会的精彩记忆。这就是陆会斌诗作专著《与奥运同行》的成功所在,魅力所在。我坚信,这不仅仅是体育的,经济的。
4/不加雕琢的人生之作 ——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序言
人生犹如一本书,而人生的经历就像是在读书。记者作家陈宝善的记者生涯,就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位、慢慢咀嚼的人生之书。据我了解,陈宝善出生在宝应县泾河镇左堡村塔庄组,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原副社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5年毕业分配至新华社北京分社任记者,曾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活动,采访过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并曾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握手、合影留念。1998年从新华社退休后,一直笔耕不缀,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新闻作品集《新闻芬芳》和散文作品集《怡心斋散文》等专著。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宝善生于斯,长于斯。出生于运河之畔的他,对宝应泾河故乡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在新华社做记者期间,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回乡探访、采风,了解故乡情况,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从记者岗位上退休后,他依然没有忘记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余热,仍多次回家乡采访,讴歌家乡父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业绩,报道故乡宝应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家乡,加上宝应的发展变化,加快了陈宝善回乡定居的决心。2007年春天,陈宝善放弃了居住在城市的优越条件,索性偕老伴移居老家宝应县泾河镇灶户村,在这里盖上了三间平房,作好了长期居住的打算,做好了利用余热宣传报道生他养他的家乡的思想准备。 抚读着记者作家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就像一格一格的电影镜头,使读者的想象力得以展开翅膀,飞翔在作家的字里行间,飞翔在作品中的每一则故事里。 颂家乡,视野开阔,笔端传情。改革开放以来,宝应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作家为之倾倒、为之感慨。无论是从对艺术追求者的内质来看,还是从作家主体情操及书写手段等因素考察,其共通之处在于人类文化幽远及对这种幽远的无限关怀,而骨子里滞留着的则是不同主体相同的生命感悟撞击与暗合,这包括我们每位懂得人生体悟的读者。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宝应县:保护水环境,打造生态县,惠及老百姓》一文,向读者展示出一幅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的画图,还有《杨老头儿卖鱼》等文章,作家均以自己的情绪波动串联起了全文,文笔流畅,可谓风致嫣然,如雨后佳花,迎人而笑之意,同时有一种哲理不着痕迹在叙述中流淌。 写亲情,真情流淌,自然朴素。作家散文中的诗情哲理,让读者读到那里,此时此地本能地触类旁通一番,独特地领悟一番才好,一经作家点出就会显得多余,就会素然。在现实与回忆的时空交叠中,作家间以议论抒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眼前真实的感触又总会不由自主地勾起作家对于往事的点点回忆,这样自然而然地在文中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记忆与现实相互交叠的场面,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分量,使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再如《一点一滴都是爱》、《宝中教我写文章》等作品,无一不是在叙述亲情,倾注真情。 话和谐,关注民生,真切直朴。散文的语言平实,大都与文化抒情有关,其间饱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因而体现在文章中便成为朴实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的自然流淌,而非单独的感物抒怀。《三回农村过中秋》一文,则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和谐之情,和谐之音,言语质朴又能让人浮想联翩,世情的变幻,人生的感慨,都熔铸在单纯朴素的描述中。作家节制着形容和渲染,用无声的空镜头代替强烈的情绪宣泄,却取得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这些艺术特色,在作家的《农村新居的快乐》、《乡村红娘陈桂华》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有位作家说得好:“在理性节制的回忆过程中,文章不是追求如何加以雕琢来表达情感,而是如何顺情感的流淌陈述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应该说,品读记者作家陈宝善新著《宝应纪事》,就是一部不加任何雕琢的散文之作,一部令读者读之回味的人生之书。
5/对生命本真的较好诠释 ——序《巧儿网络文学网友评论选》
在中国的网络随笔写手中,我比较欣赏巧儿。理由是她发现了寂寞犹如一本厚厚电话簿,竟找不到一个可拨出的号码的带有很强哲理性的语言。同时我比较喜欢巧儿随笔作品的叙述勇气,一种不回避现实,真情实感的再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认知态度。最近,我在《仪征在线》“原创地带”读到巧儿的随笔作品《寂寞也许是种美丽》,感觉是好的。巧儿的文章我将其归为“散文随笔”类。这是因为,作者在其随笔作品里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无拘无束;所写随笔作品的内容,信手拈来,具有较好的“网络写手”的笔力。 “寂寞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疼,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的孤独,曲终人散后的惆怅,独对明窗的凄清,是一种心的迷失。”——写出了作者对寂寞的理解,对寂寞的认识,对寂寞的评判。何为“寂寞”?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孤单冷清。比如一个人在家里,很寂寞。这是词典里的解释,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寂寞,虽非一个人在家里,有时一群儿时的伙伴在聚会,或几个好友在一起开生日“PARTY”,或一群人背着行囊外出旅游,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可能当时心情不好,或没有与之玩的心境,或与之没有共同语言,此时的“他(她)”便也是一种寂寞,一种如“独对明窗的凄清”的寂寞。 “寂寞是翻遍了厚厚的电话簿,却找不到一个可打的号码。”——道出了作者寂寞时的一种心情,一种寂寞得连一个电话都没法打出去的心情。看似简单,简单得如信手可拨的电话号码;实质却不简单,带着寂寞的心情时,还有什么兴趣打出电话呢?好一个“厚厚的电话簿”!笔者以为,这句行文较好地诠释了关于生命本真的问题,一个对生活、对人生抱着什么态度的问题。虽短小,却十分精悍;虽平淡,却充满哲理;虽普通,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不再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不再是为了一首淡淡的小诗而动容的年龄……这才慢慢地懂得,生命原本寂寞”。——说出了作者对生命本真的感悟,对生命本真的认识,对生命本真的较好诠释。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学校,就如同“女人是男人的学校”的说法一样,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慨、感悟和感受。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自己脚下留下的印迹是“脚步匆匆”?还是“一捧金色的细沙”?还是“尘埃落尽依旧是两手空空”?还是……每一个人因社会阅历、生活经历和对生命本真的看法不同,对此都有不同的答案。然而答案却只有一个,一个充分反映出每个人生命本真的答案。这一个答案就是考量我们自己为人类、为社会、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且又毫无建树,“这才慢慢懂得,生命原本寂寞”,而又何尝不是作者对“寂寞”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呢? 随着作品叙述的进展,其对生命本真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作者对文学的追求便很快使我产生了阅读兴趣。 作者在语言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整篇散文随笔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明丽,并且极富内涵。如对寂寞的感受是“备一壶清酒,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小酌的朋友,是漠漠空谷里传出的回声。”引人联想,让人思索。再如对寂寞的理解是“挽不住的是时光绚烂的韶华,留不下的是青春匆匆的年轮。”言简意深、简洁明快。这些文字都在展示作者提炼和创新的功夫。 寂寞,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对人们对生命本真的诠释。应该说,寂寞是一种美丽。懂得寂寞,才能揭示人生的真谛;而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大事业。 一篇优秀的随笔作品就像一幅精美的中国画,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审美境界。它的意蕴既拥裹在对事物的认知之中,又延伸到对事物的感悟之外。我以为,这就是这篇随笔作品的魅力所在。我为巧儿拥有如此厚重的笔力,并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词句而叫好,而击掌。 去年底,我在江都博物馆参加了“江都——宝应书协谛结友好协会”签字仪式,在仪式上我即席讲了话。其中结束语讲了这么一句话:“作为一名书法家,生命可以停顿,而书法创作、创新不可停顿。”在这里,我想还将此句话引用给巧儿:对于一位作家来说,生命可以停顿,而写作不可停顿。 我愿以此与巧儿共勉。
6/演绎精彩人生的多产乡土作家 ——序蔡宜久文学作品集《荷荡晴雨》
面对反映乡土气息较浓的文学作品,丰富而可读。但多数作品读过之后也就是读过了,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太深,而让人想读第二遍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作家陆建华在《汪曾祺传》里讲了这样一件事:1980年12月出版的《文艺报》在新作短评栏目内发表了唐挚的《赞〈受戒〉》一文。也许评论者对《受戒》这类独具风采的作品期盼太久,蓦然发现就在眼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短评说:“欣然读罢,赞叹不已。字里行间,只觉景美、情美、文美,宛如清澈小溪漫过心头,又如多年陈酿回味无穷。” 摆在案头上的蔡宜久文学作品集《荷荡晴雨》书稿,让我为之欣慰。理由有三:一是因为《荷荡晴雨》让我产生了读第二遍的欲望;二是因为《荷荡晴雨》文章110篇,讲述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宝应这方热土上的事情,一如汪曾祺笔下的人和事;三是因为《荷荡晴雨》的作者是宝应人,是我县作家协会的会员。当我读完《荷荡晴雨》后,被书中诸多篇作品所感染、所震撼,使乡土文学更为丰富,更为完美。应该说,读《荷荡晴雨》需要我们用心去读,需要停顿,需要思考,更需要读者不停地咀嚼。 说“让人想读第二遍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不是时代节奏快得令人没有时间读第二遍,而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乡土气息较浓的文学作品中,的确因为可读的文学作品本身没能诱惑你第二遍。这多少成为读书人的一种遗憾。而说“需要我们用心去读,需要停顿,需要思考,更需要读者不停地咀嚼”,不是作品的文字、繁琐难读,不够流畅,而是因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有太多的哲理,有太多的人生经验,更有太多的事情令读者去回味,去深思。 时间与空间的完美连结。时空手法的运用,奠定了作家文学创作的层次和地位。作家在《那厨房,那灶》里,向读者叙述了厨房和灶因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情状。从小时候的用几根树根搭骨架、几块柴笆作围墙、几捆稻草铺屋顶的厨房,到后来的土坯墙、稻草顶、里外粉刷一新的厨房,再到青砖红瓦、宽敞明亮的厨房,直到“去年秋天,儿子在小镇购买了三室一厅一套房,我们家那厨房来了一次彻底改观。它窗明壁亮,狭小而不拥挤,洁净而无尘烟”。从厨房的更新变化,看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感叹五十年之沧桑。 古人和今人的交相辉映。在“民间文本”一章里,作家讲述了十余则“古人”与“今人”的故事。讲述古人的,如:《张邋遢的传说》、《神画大师朱才子》、《乾隆与一宿庵》等篇章;讲述“今人”的,如《小厨子拜师》、《张屠夫杀“鬼”》、《“过木藕”的故事》等篇章,无一不是在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秦始皇与宝应九里一千墩》向人们讲述了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秦始皇七十二处疑冢,真正有秦始皇坟就在宝应东荡——九里一千墩”。而《“牌楼”探踪》一文,则较细致地告诉人们“牌楼村”的由来和传说。 老人与小孩的重叠再现。老人与小孩这一老一少主人翁的重叠再现,让人在读这些浓厚的乡土气息作品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人间友情、爱情和亲情。《慈姑·母亲》一文,以慈姑曾帮助多少人家度过饥饿的难关,救过多少人的性命,来喻意菩萨心肠般的母亲。正如作家笔下的一句描写:“忽然,这一棵棵慈姑幻成了一位伟岸的母亲!”有句古语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的电话》描写了父亲对出门在外的儿子的牵挂和思念。通过一则长途电话,道出了作家对“见字如面”的书信愈加珍贵,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无奈。《祖孙对弈》更是将“老人”与“小孩”之间的亲情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拍手叫好。如文中的精彩语句:“我故意走了几步错棋。孙子一见有机可乘,立即精神大振,大脑进入了高度兴奋状态”。
“跃马架炮,推车调卒,前进后退,左冲右突。‘将!爷爷输啦!’。孙子手舞足蹈满面春风、满目春光”。整篇文章在向读者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中,人们在享受着祖孙同堂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文明家庭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延伸。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文学是许多人的梦想。”正是这一种“声音”,这一个“梦想”,而成就了作家笔下的《荷荡晴雨》这一本书的诞生。 蔡宜久曾经在宝应水乡这一方热土上演绎许多有关写作的故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他还会演绎出更多新颖的人生故事,出现更多更好的乡土文学作品。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7/扬州第十怪 “收藏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如果将宣传推介“扬州第十怪”看作是收藏宝应历史的话,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若干年后,甚至于上百年以后,“扬州第十怪”也将会作为一种文艺现象为后人留下可书、可歌的文化遗产。 8/一部劝世佳作带来的“阅读感动”
准确地说,我已经多时未有进入“阅读感动”的状态了。说到“阅读感动”,在我的阅读史上印象中曾有过两次。第一次是“文革”结束后被张扬所著的《第二次握手》一书着实感动过。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79年7月第一版印了15万册,到新华书店排了小半天的长队才买到手。阅读自然是在十分感动的心情中结束的。这是因为“文革”对优秀文学的禁锢而带来的阅读感动。
9/亲闻·亲历 传道·解惑 ——序屠淮综合作品集《新华书业文选》 近几年,可以说无论是品读文学作品类的书籍,还是品读非文学作品类的书籍(比如学术类的书籍),均很少被感动了。原因一是自己已进入天命之年,那种潜伏在身体内质的情感东西逐渐减少;二是确实在我收藏的这些书籍里打动情感的东西也是少之又少。原以为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段时日,但没想到最近因阅读屠淮老先生的《新华书业文选》书稿而改变了这种状态。 那天,我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宝应县诗词家协会郭老的电话,说是宝应新华书店的屠淮老先生将要出版一本书,嘱我为之写一篇序言。当时我约他们于次日(周六)上午见面相谈。哪知第二天早上,我接到办公室通知参加政府一个会议,中午回家妻子告诉我屠老已来过我家。听到此,我立刻电话约其见面。接过《新华书业文选》书稿,再看着屠老迈下楼梯远去的背影,我被他这种钟爱图书发行事业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然而,再次感动我的还是屠老将要出版的《新华书业文选》书稿。 捧读《新华书业文选》书稿,我以为,散发在全国、省、市图书发行报刊上的论文、杂文和诗词,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