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书法之乡

2013-1-9 10:27|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1964| 评论: 0|原作者: 赵进|来自: 今日宝应网

书法之乡

□ 赵  进

由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荷藕之乡”——宝应,地处苏北里下河,是镶嵌在苏中平原古运河畔的璀璨明珠。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运河段邗沟穿境而过,秦朝即设县制,更因唐肃宗时安宜(原县名)僧尼真如获宝八件悉数敬献朝廷,得到了唐皇嘉褒并御定县名为宝应。是年,改唐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宝应自然风光秀美,是中外闻名的鱼米之乡,五湖四荡镶嵌其上,是中国荷藕原产地、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唯一的生态示范县。夏秋季节,百里荷花,香馨溢远。电影《柳堡的故事》就在此“发生”与拍摄。优越的生态环境激发了历代文人雅士的艺术冲动,李白、韦应物、文天祥、范仲淹、秦观、钱谦益、乾隆、蒲松龄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均游历荷乡,且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诗篇。

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的双重植根、双重积淀,注定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相互碰击、相互交融,更开阔了荷乡人的艺术情怀,荷乡的书法也便从这水土中流淌而出。因书法普及的成就和影响,宝应已成为扬州市的“书法之乡”,目前正在创建江苏省“书法之乡”。

提到宝应书法事业的发展,首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宝应县的历届领导,都对书法事业的发展寄予了深情厚意。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宝应书坛更是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宝应县委领导力倡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新县政府办公大楼四组浮雕凸现古文化、荷文化、水文化、绿文化四个主题,而醒目的版面仍然是留给书家们。同时,县政府十分重视书法场所建设,投入巨资建设的八宝亭、博物馆、纵棹园、宁国寺、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白田广场、文化中心等一批场馆均为书法展示、书法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宝应还有一大批领导干部钟情于书法,偏爱书法,乐于帮助书坛,使宝应书坛赢得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宽松环境和历史机遇,为宝应的书法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宝应在书法活动的推进过程中,除了县书协每年举办各种书展以外,还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县政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了书画社,每年都举办各届人士书画展,并与周边的高邮、兴化、建湖、江都等县定期举办书法交流展,还举办过“苏、鲁、皖十县市书画联展、“中国荷乡—宝应中青年书法精品展”、“春江荷韵”宝应、江都书法联展、“广陵潮”八届国展扬州获得入展作者作品展览。去年还花巨资出版了介绍宝应古今书画名人的专集《美人美地美作》,影响很大。县人事部门经常举办公务员书法展览,县老干部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成立了老年书画大学,引导老年同志学书作画,陶冶情操,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并多次举办书画竞赛。尤其是县教育局,每年都举办中、小学生书法竞赛和考评,择优奖励,并选送书法美术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每年举办职工书法大赛,县环保局还以保护绿色环境建设生态宝应为主题与县书协、美协共同开展书画创作活动。县公安局则多次邀请书画家到警营军营和公安战士、武警官兵联谊作书作画。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文联、文体局都主动牵头,提供场所,使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许多工商企业,还和县书协联合举办专题书展,提供自己的设施作为书协的创作基地。县城安宜镇,利用每年一度的社区艺术节举行书画专题巡展,并向县书法家协会提供资金支持。每年春节,都邀请县内书家进社区到农户为群众书写春联数千副。推动了书法事业的群众性参与,使学书法写好字成为百姓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通过各部门的全力合作,使得书法普及工作在宝应打下了非常广泛的基础,深受各界人士欢迎。

宝应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宝应书家的历史传承。荷乡的纯朴自然造就了宝应书家淡泊宁静、乐于奉献的情性。从清末民初的书坛先贤刘宝楠、陈务人,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朱慰翁、梁星乙,直至当代的书法群贤,他们皆能以书法大义为重,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嘉惠后学,呵护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无论是中国书协会员,还是省书协会员,亦或是市县级会员,也不论其作品在国家级展览,国家级刊物入展、刊出的多寡,大家都不以师者自居,能者自诩,而是交书友,研书艺,形成了薪火相传的良好传统和真情探讨的纯正书风。宝应书家在相互交流时,不趋时俗,敢于挑刺和揭短,这在书坛的确难能可贵,没有清静平和的心态和勇气是做不到的。正是由于书法前辈不懈的传帮带和书友之间不断的评研促进,极大地推动了宝应书坛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们常说,宝应的书家是受荷乡水土的浸润而有所业成的,而走出荷乡的宝应艺术家的成就更证明了这一点。在宝应,有一种值得重视的特殊现象,就是经过荷乡水土的养育后而旅居各地的书画家,有相当一批成为当地书画艺术的领军人物,驰誉中国书坛,名扬世界的有安徽省书协原主席刘夜烽、旅居新加坡及加拿大等地的汉学家陈铁凡、国家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继高、江苏省书协原副主席章节、扬州市国画院原院长李亚如、镇江市国画院原院长朱庚成,南京市书协副主席邵希平、中国原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诗人书法家范承祚等,尤其是徐州市书协副主席谢少承,多次在全国、全军书法大赛中夺魁,成为全国有名的军旅书法家。他们虽客居他乡,但始终寄情于荷乡艺坛的发展,为家乡的艺术交流尽一份心力。

追溯宝应的书法成就,近现代宝应有影响、有造诣的名世书家亦不乏其人。民国时俞法三(一瓢)为当时著名书画家,于右任对其十分推崇,曾书联以赞:“诗书画三法,江湖海一瓢”。建国初期的成名书家梁星乙,不仅书法作品在省城展览中与林散之作品比肩而悬,而且在山东省鲁砚汇报展上同赵朴初同场演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宝应女婿的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大居士,生前为宝应的宗教寺庙、园林景点和报头刊物题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书法名作,并为宝应书家继承传统树立了典范。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宝应书坛上又展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英才,他们屡屡在全国各类书展中入选、折桂。先后参加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有70多人次,获奖10多人次。全国八届书展宝应就有5人入展,1人获奖,这在江苏省县级尚不多见。江苏省第四、五届书法篆刻展宝应分别有21人和17人入选,被省书协领导称为“江苏书坛的宝应现象”。

时至今日,宝应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书法大军,他们志趣相投,各有师承,互明得失,携手并进,一起用心血呵护和养育宝应书苑。全县现有书协、老年书协、青少年书协、硬笔书法协会、八宝印社等专业协会5个,基层分会10多个。拥有中国书协会员8人,符合条件正拟申报的5人,省书协会员50人,市书协会员82人,县书协会员200人。近五年来,累计举办大型书法展览30余次,编辑出版书法作品集10多部,书法作品和评论文章多次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和《书法之友》、《中国书法学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书法培训网络亦已建成,培训的触角遍及城乡。目前全县各中小学举办书法兴趣班,仅民办少儿书法培训班就有50家,受培训学员5000多人。尖尖小荷已渐次铺展出茁壮田叶,书法小选手们在全省考级中屡屡夺魁,全县有十多个中小学及民办书法班被省文联确定为“江苏省书画考级培训基地”,每年都有300多人参加全省的书法考级,考级人数和成绩均名列全省县级城市之首。人们在慨叹后生可畏的同时,更为荷乡书坛后继有人而欣慰。

经过宝应几代书家的共同努力,书法艺术之树已深深植根于荷乡这方热土中,从而产生了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个崇尚书法弘扬书艺的浓烈氛围已经形成。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幼稚孩童,挥毫泼墨者均大有人在。宁国寺大和尚明波年届九十,礼佛参禅之余,每日晨仍站立临池作字两小时以上便是一例。宝应的群众性书法教育已超越了功利性的需求,正向自觉汲取艺术学养转变。对于大多数习书者来说,习练书法已不再是赶时髦、附风雅,也不仅仅是追求一种时尚,而是把书法当作一种磨炼人生意志和陶冶情操品格的艺术载体。每当书家送书法到基层、送春联进农家时,都能极大地感受热情,群众都以求得一幅字、一副春联而喜而乐。书家对群众的每一次书艺传播、每一次作品服务、每一次献书义卖,也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誉,更进一步提升了书法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宝应,京杭运河的滔滔流水,文明古城的纯朴民风,百里荷荡的清新自然,涵养了书家明澈沉潜的静气、高洁清逸的雅气和敏思透悟的灵气,无疑给宝应的书风注入了纯朴自然的情愫。从宝应的整体书风看,正草隶篆,各有攸宜,既植根传统,又自铸新意。或以墨韵取胜,或以形势见长,或清丽端庄,或厚重沉雄,但都不失清新之淳雅,底透着荷韵的芬芳。他们正在努力追求书格和人格的和谐、人品与荷品的统一,向“得天趣、通自然”的更高的书法境界攀登。

我们衷心祝愿宝应书坛,待清风举荷、红花映日之时,必是荷乡书家采撷硕果、现播希望之季!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