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命中栅栏又见一丛奇葩 —在梁邦华先生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首发式上的贺词暨品读之随感 县作协、县微型小说学会 高俊 (2013年 4月29日写于宝应骏马斋) 各位领导、各位文艺家、在座的各位文友: 大家好!在这个初夏的时节,迎来了梁邦华先生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的首发式,这部新作品写得老道、很有思想、耐人寻味、独具代表性,是邦华先生坚持数十载辛勤笔耕和心血的结晶,作者用心之深、用力之勤、创作始终、贵在进击、实属不易、尤为可贵、更值颂赞。该作品的问世是件大喜事,更是宝应文坛的又一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向梁邦华先生及其小说的成功出版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诚祝梁邦华先生小说创作之旅,精品迭出,不断辉煌!同时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文艺家、各位文学界的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前些日子,我身不由己,工作极其繁忙,未有空暇。近些日子,我趁诊治牙之痼疾休养之际,有幸认真拜读了由县微型小说学会秘书长刘延龙先生转来梁邦华先生签名所著长达20万字的长篇大作《不怕生错命》,欣喜之余,倍感振奋,感佩油生。我县微型小说学会真是人才辈出,卧虎藏龙,邦华先生的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是继蔡宜久老先生所著近40万字长篇巨作《白水荡》之后又一描写、记述关于农村题材的近乎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学作品。抑或是小说本身一种奇特力量的驱动,邦华的该部作品我在不知不觉中忘我地翻阅完,读罢我掩卷闭目而思。深切感受到,作者真正做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感动生活,而这样的作品极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人。从这部作品中,我提炼获得了一枚受用终生的“思想火花”:当你在生活中一时被冰冷的雪覆盖住的时候,切莫一味地徘徊和茫然,更不要光抱怨雪天的寒冷而忘却它还在孕育着暖春。只要你对生活不失去信心,只要你利用好闲置的时光,逆境更会磨练你的意志。
当有一天你的生命重绽花朵时,她会开放得更加旺盛、更加艳丽。 仅从宏观上而言,作者的这部长篇作品,透过小说中人物描写、故事情节、艺术结构等方面看,足见作者拥有不凡的笔力。 通览全篇,该部作品更多的是对那段历史中故事的真实再现,主要记述的是男主人翁梁忠实老师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面对失去教师的工作,与恋人生离死别,遭受同事排挤等诸多的生活挫折中,他不怕生错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始终带着微笑搏击人生,最终,他靠自己的双手和心智,战胜自己,挑战自我,创造了奇迹,成为村民们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至此,这位农村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便跃然纸上,人物的刻画典型、鲜明,给读者以较强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书中三位知青的感性生活刻画的也相当成功,人物的塑造生动形象传神,值得称道。 纵观全书,该小说应该不失为弘扬真善美的一部写得很成功的长篇之作。当然,对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特殊年代的某些事情作者把握或了解的还不够清楚,与历史的原貌有些出入,然,这决不影响通篇的整体艺术感染效果。 写长篇小说,作者本人要有极强的通贯全篇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要有深厚细致的生活积淀,更重要的是要有独到的人生感悟。“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就邦华先生而言,他都做到了,且获得了成功!这不得不令人顿生敬佩。然该部作品本身最最重要的是写出了那个特殊年代人性中最最美好的闪亮的东西- 真、善、美。这部小说的成功出版,耗费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艰辛的劳作,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挫折,饱尝了常人难以经历的磨难,现如今终有所成,跨越了命中的栅栏,见到、摘得了作者生命中的又一丛奇葩,实属珍贵。是啊,“命运之神”神秘而变幻莫测,其实只是人生征途中必然性同偶然性的统一。主宰命运,说到底,就是要认识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时代潮流前面,扬帆进击!在此,我发自心底由衷的赞赏,更祝邦华先生的成功。邦华先生,凭着他多年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努力刻苦,奋力进取的积淀在小说创作领域中获取了优秀,这是一种“累在身上,甜在心坎”的深刻体验,梁邦华先生我们要多多为你喝彩!为你叫好!为你鼓掌! 我认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成就感并不一定是用金钱、名声、地位等来衡量,如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实现了梦想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做了些想做的事情,依我之见,唯一的大事就是坚持不懈地去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我觉得这很有价值、很有意义!正如邦华先生一样,他圆了他的文学梦,他就是一个有成就且幸福的人!该作品的成功问世,是作者人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也定会时时充满丰沛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想:作者的下一段创作历程,一定会有新的精彩,因为《不怕生错命》已使他的人生具有了一定的高度,亦愈加充盈着他的人生,更是他迈向创作新征程的又一个起点。 梁邦华先生方处盛年,他对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据悉,他目前正在构思创作新的长篇小说,我坚信通过他年轮的积淀、岁月的砥砺、人生的顿悟,他定会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扬帆远航,搏击声声,到达成功的彼岸,觅得奇葩,获取更多的优秀与更大的成功,我们期盼着…… (高俊,系世界华人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大方》特约副总编、北京华夏贤达文化交流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校园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县微型小说学会主席、县社科联首批特邀研究员、《宝应文学》与《宝应微型小说》副主编。)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