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泰斗高朗亭 □ 蔡科明 1876年,上海《申报》上出现了“京剧”这个名称。应该说,在中国戏曲大家庭中,京剧只能算小弟弟,但它却后来居上,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近200年来,它以其深厚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闻名于世。对于京剧的产生与发展,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过:“京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位,是由于四大徽班创业的几位领导人不断努力,艰苦奋斗与互助,奠定了百年基础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所说的“四大徽班几位领导人”,其中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高朗亭。高朗亭,艺名月官,江苏宝应人。生于1774年,卒年无考。《辞海》和《中国名人大辞典》都只载他“卒于道光七年(1827年)以后”。《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载:“1834年三庆班由陈金彩任班主,高朗亭或已在此以前去世。”高朗亭家住宝应城镇北门外安徽会馆附近(原安徽会馆设在北门外福元庵内)。 宝应安徽会馆是徽班艺人来宝临时栖身之所,徽班也经常在这里演出。每年正月初,路经宝应的安徽粮船船民和寓居宝应的安徽人总会在此聚会、看戏。高朗亭幼年生性聪慧,酷爱家乡民歌小调,受环境影响,对徽调也产生了兴趣,后入徽班学艺,工旦角,10多岁就唱红了,随戏班辗转大江南北登台演出,16岁时就“色艺双绝”,以“月官”的艺名在“三庆”徽班领衔主演。高朗亭22岁时,技艺更趋成熟。《消寒新咏》卷四,问津渔者对高评述道:“一举一动,酷肖夫人。善南北腔,兼工小调。依腔合拍,所谓入烟花之队,过客魂销;喷脂粉之香,游人心醉矣。”这说明高朗亭已有了很深的艺术修养,他精于昆曲,又善于演唱地方民歌,还以二簧为能。由于兼收并蓄,高氏在徽调唱腔方面独具特色。问津渔者曾赋诗以赠高朗亭:“佳人如玉命如云,纤小腰肢束绣裙。试以太真新出浴,至今肥美有清芬。”“就中老大抱琵琶,犹学娇声唱晚霞。占尽秦淮三江水,总教人不薄烟花。”高朗亭30岁时,技艺已臻巅峰。《月下看花记》卷四中叙述:月官,“姓高,字朗亭,年三十岁,安徽人,本宝应籍,现在三庆部掌班;二簧之耆宿也。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氍毹,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即凝思不语,或诟谇哗然,在耸人观听,忘乎其为假妇人,岂属天生,未始不由体贴精微而至。后学循声应节,按部就班,何从觅此绝技”!“《燕兰小谱》闻婉卿(魏长生)为一世之雌,此语兼可持赠朗亭”。另在嘉庆十五年(1811年)成书的《听春新咏》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莲官……得魏婉卿之风流,具高朗亭之神韵。”高氏到了40岁,已很少登台,“然偶尔登场,其丰颐皤腹,语言体态,酷肖半老家婆,真觉耳目一新,心脾顿豁……”高朗亭能戏甚多,最著名的是《傻子成亲》。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皇帝80寿辰,选调各地精湛的戏班子进京演出,闽浙总督伍拉纳久闻高朗亭盛誉,从湖北、浙江、江苏等地看戏后,极力推荐由高朗亭领衔主演的“三庆班”从扬州进京。“三庆班”阵容强大,演出精妙,加上在声腔方面兼收并蓄,既唱二簧、弋阳腔,也唱昆腔,有时还唱民歌小调,“诸腔并奏,使人耳目一新”,因而京师为之轰动一时。三庆班进京,不仅打破了京师剧坛长期为昆腔垄断的局面,而且引来以后的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他们长期活跃在京师,以后一百多年间,徽班一直是北京剧坛的主角。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容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徽戏以前一直使用安徽方言,进京以后,高朗亭及其徽班大胆追求演出风格的京化。为使北京观众能够听懂徽戏,在语言改造上狠下功夫,果断地取消了安徽方言,创造使用京白,改造韵白,这是高朗亭及其徽班的独创,也是后来上海等地观众把衍变后的徽剧认定为“京剧”的重要缘由。高朗亭及其徽班还在表演艺术、演出剧目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提高了徽剧的审美层次,丰富了演出剧目。因此,以高朗亭领衔主演的“三庆班”进京为标志的“四大徽班”进京,吹响了京剧形成的前奏曲。 高朗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而且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据史料记载,高氏30岁前就是三庆班的掌班,以后又由清廷内务府加委为京师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会首”。高朗亭成为戏曲领袖人物以后,享有很高的威望,梨园界遇有重大纷争,都由他出面召集各班的“讼人”到“精忠庙”开堂公断,一般都能获得公正解决。他还领头筹建梨园界公益事业,北京崇文门外四眼井,过去俗称“戏子坟”,那里就是高朗亭等为故去的艺人安葬在北京而置的“义园”。 高朗亭的大半生都在北京度过,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这正是京剧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既是一位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戏曲界有威望的领袖人物。他不墨守陈规,敢于兼收并蓄丰富徽调,对京剧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京剧奠基人。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