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大运河文化寻踪

2013-1-9 12:18|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584| 评论: 0|原作者: 刘金城|来自: 今日宝应网

大运河文化寻踪

□ 刘金城

宝应古运河文化在宝应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其特色文化之一,宝应古运河在古运河之中,有十个之最。

古运河最初称古邗沟(指现在的里运河),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隋唐,到了宋代才有运河的名称。最早得运河之名的是哪条河呢?那就是南宋嘉定年间易名的宝应宋泾河。据北宋元丰年间官方编纂的地理志《元丰九域志》记载:“宝应有运河。”这“运河”就是宋泾河。“宋泾河南接清水湖,北入白马湖,统称运河。”宋泾河便是最早见于史载的“运河”。

古运河本来没有堤岸。北宋景德年间,制置江淮等路管运使李溥首先从泗州运载石头放到新开湖中,把湖与河分开,形成了第一道运河堤。据《文献通考》记载的宋元河道,新开湖在宝应境内,刘宝楠《宝应图经》标明它介于范水湖与津湖之间。

《漕河志》云:“宝应湖堤始筑于张纶。”这种说法有误。《宋史·张纶传》载:“天禧中,张纶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指宝应)。穿固巨石为十(即减水闸),以泄洪流。”张纶筑堤于天禧中,而李溥筑堤于景德间,李溥要早于张纶有十多年。但也可知,宋于宝应筑有二湖堤。

古运河开始是湖道,这种情况从春秋一直延续到隋唐之前,以后虽然筑了些河道,但仍以湖道为主。湖道完全变为河道那是明代的事。在古老的湖道中,有樊良湖、博支湖、射阳湖、白马湖、清水湖、范光湖、新开湖、津湖等,除了樊良湖属高邮外,其它湖都在宝应境内(津湖后更名界首湖,清及清以前均属宝应)。由此可见,宝应的湖成为古运河主要命脉,这也说明了宝应在古邗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湖道多,当然流程长。说宝应古运河流程长,还有一种情况。古运河的流向,不仅是南北流向,还有东西流向。而东西流向也发生在宝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凹字形。不论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都贯穿了整个宝应。宝应东西南北的流向,也使宝应出现了奇观,真可谓“身入宝应县,满目皆运河”。能称得上运河城的,也非宝应莫属了。

最早的运河大桥在哪里?它就在最早有运河之称的宋泾河上。运河大桥有两座,一座为嘉定桥(初名为孝仙桥),一座为广惠桥,均由唐初大将尉迟恭督建而成。唐代诗人储光羲有诗云:“十里次舟楫,二桥通往来。”这二桥就是指孝仙桥、广惠桥。《通考》中写宋元河道说:“其由南而北者,自高邮樊良湖入宝应境界首,新开清水湖穿城入宋泾河,过广惠、嘉定二桥,入白马湖,过黄浦溪入射阳湖,达山阳境”。更明确了广惠、嘉定二桥实为运河二桥。

宝应有言“邗沟十三变而运河成”,这是说邗沟在宝应境中,自东汉末年至明朝一千四百年,经历了十三次重大变革。据刘宝楠《宝应图经》这十三变主要是围绕湖道变河道,弯道变直道,东道变西道而进行的。因为宝应的湖道最多,弯道又在宝应,东道变西道也是傍湖而变,因此,宝应的变化也最多。

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以来,对邗沟实行最早的一变的是东汉广陵太守陈登。广陵太守的广陵郡不是在扬州,而一度是在宝应的射阳镇。这就是史家所称的“陈登治射阳”。魏蒋济《三洲论》有言:“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这里的“穿沟”,这个沟,就是现存遗址宋泾河(原名“夹耶渠”);这里“凿马濑”,马濑就是宝应的白马湖。邗沟第一变,是伟大的一变,它开了宝应古运河弯道变直道,东道变西道之始。

古邗沟的最后一变,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开界首月河,自此,运道不再由界首湖。这最后一变,也有其重大意义,这意味着古运河完成了演变为现代大运河的历程。

历代文人、名人歌咏古运河的诗赋很多,其中应以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西征赋》为最早。其赋有:“发津潭而回迈,逗白马以憩;贯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甬城”(注:津潭,指津湖;白马,指白马塘;射阳,指射阳湖)。这首赋记载了他由白马湖经黄浦溪至射阳湖入淮的情景。这也是歌咏射阳湖、津湖古运河最早的诗赋。

明万历十三年,从总漕都御史李世达议,开宝应越河,从宝应城南门外到范水镇36里,运道不再经范光湖。工成,诏旨褒嘉,赐名宏济河。在古运河中,由皇帝赐名,能享有这最高荣誉的,宝应宏济河是首例,也是唯一一例。

古运河留下来的古迹,如果不算其周边文化,单就古运河本身,最多的要算是宝应了。古运河最早的湖道,现有的有广洋湖、射阳湖、梁湖、白马湖、范光湖、宝应湖等;古运河最早的河道,现有的有原夹耶宋泾河(现城市河),原夹耶黄浦溪(现大溪河)和大三王河。还有古运河最早的运河大桥孝仙桥(即嘉定桥)与广惠桥。歌咏古运河的诗赋也最多,其中不乏有名人的诗作,如谢灵运的《西征赋》、李东阳的《过宝应湖》、王世贞的《宝应湖》、杨一清的《由康济河入宝应湖》、王士祯的《过光湖怀古》、王宠的《白马湖》、杨万里的《过宝应新开湖》、《射阳湖》、范仲淹的《射阳湖》、孔尚任的《射阳湖》、蒲松龄的《射阳湖》等。还有乾隆的《过宝应县》和刘宝楠的《安丰道中》等。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