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13-11-10 09:32| 发布者: 今日宝应网| 查看: 1240| 评论: 0|来自: 今日宝应网

再版前言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和印度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崇拜荷花(又名莲花),后来印度又把荷花尊崇为佛教专用花,现在两国都以荷花为国花。而泰国则以睡莲为国花。我国早在原始社会荷花与莲藕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例如5500年前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之一的山东莒县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白陶封口,其口盖即为莲蓬形。而早期彩陶中也不乏荷花的纹样,可以断言当时藕已是人们的食物之一。

夏朝末年,我国产生了青铜器,商周时期我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闻名世界。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了一件高126公分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莲鹤方壶,顶周为一圈莲花瓣,中立一鹤,十分精美。我国早期的诗歌如《诗经》、《楚辞》、曹植《洛神赋》等,描绘赞美的都是野生红莲。东汉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门以莲花为专用花。汉唐时期,陶器发展为瓷器,荷花造型、图案和绘画被大量运用在瓷器上。荷文化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运用于建筑雕刻、家具装饰、服装刺绣以及玉器、金银器之中。唐代有了白莲,尤为推崇。至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比喻清正廉洁的官品,荷花便成了“花中君子”,从那以后便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出于天性,我自小就喜欢花草树木和诗文书画,搜集了大量关于花卉的书籍和剪报。1991年调任宝应县文联秘书长,当时宝应县莲藕种植面积、产量、质量和加工出口量都居全国第一。1992年,我县为了打造荷藕之乡,县领导要我搞一本荷藕文化的小册子以推动藕厂营销。我说中国历史上荷文化多、藕文化少,便从自己搜集的大量花卉资料中挑选出荷文化的材料,急急匆忙地赶写了《中国荷文化》一书,当时得到了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王其超会长和张行言教授的热情指教,帮助我把书仓促出版,印2000册,主要作为我县荷藕企业推销产品时的礼品书赠送中外客商,同时作为市、县文联对外交流书籍。我很清楚,这本书很幼稚,也很粗糙。

意想不到的是这本浅陋之作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喜爱,多年来我收到了中国花协花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武忠教授等100多位领导、专家索书函件,他们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励。凡有所求,我必免费赠书,并求赐教,记得当时给北京就寄去了100多本。(部分来信摘录附后)

为庆祝宝应县定名1230周年,1993年我又出版了28万字的《运河明珠宝应》一书,介绍了宝应历史和当今概况,为江苏省文史资料第70辑,赠送江苏各县,并报送全国政协存档。书分六章五十余篇,其中第五章为《荷藕之乡》,共六篇:宝应植藕史、宝应荷藕甲天下、獐狮荡——何仙姑的家乡、宝应藕菜“蜜饯捶藕”、宝应藕粉“鹅毛雪片”、宝应县荷藕生产厂家简介,对宝应荷藕作了近一步的宣传。1998年宝应县终于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名为“中国荷藕之乡”(我又参与了上报材料的编写)。2000年县政府规定每年88日举办“中国·宝应荷藕节”。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宝应荷藕实施原产地域保护,我又帮县质监局编写了《荷之舞》画册,作为当年荷藕节县政府的礼品书。2009年我又帮县文化局编写上报了“鹅毛雪片”与“蜜饯捶藕”,两项都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宝应县又被国家批准为“中国水鲜美食之乡”,我又帮县商贸局编写了相关画册,又成为当年荷藕节的县政府礼品书。

人生如梦,光阴似箭,转眼20年过去了。曾经关心教诲过我的文艺界老前辈胡石言、刘夜烽、李亚如等相继仙逝,令我不胜感伤。直到现在我还不断收到各地专教授索要《中国荷文化》的来信,但早已无书。2008年退休以后我便将此书找出来,不顾眼睛高度老花,加以增补修订再版,希望能满足同好的要求。在今天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我能对祖国传统文化做些挖掘研究,为国家作点贡献,并能将此成果与文朋艺友交流共享,吾愿足矣!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衷心地感谢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王其超、张行言两位恩师,没有他们的精心指教,就不可能有我这本拙著。同时感谢我的恩师、中国山水画大师卢星堂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并向所有关心本书的领导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刘世昌   

2013年元旦于宝应纵棹湖畔之芦花书屋

[附]部分来信摘录:

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说:“古代《花谱》都是谈品种栽培,世昌换了个角度,从历史文化方面来谈荷花,言前人所未言,在学术上是一种创造,很有新意。”并把他自已的著作《博客俄罗斯》赠送给世昌。

范承祚大使把自己的著作《万里千诗》赠送给世昌,并为本书题字。

中国作协理事、电影《柳堡的故事》作者胡石言于1993329日晚写给世昌的信中说:“《中国荷文化》一书,高雅详备,很好。”

中国电影出版社音乐创作室主任杨秀兰于19941214日来信说:“为了出版以荷花为主题的音乐,曾求教于张行言老师,承蒙馈寄《中国荷花品种图志》,并热情介绍您老师的《中国荷文化》,这部书可能对我们当前的音乐创作更有帮助。”

当代著名宋史学家、杭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正秋教授于19931030日来信说:“今年在杭州西湖荷花节上看到您的大作《中国荷文化》一书,深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花卉文化的著作。”

武汉《长江日报》主任编辑马昌松,于1994624日夜写给世昌的信中说:“世先生:我业余喜爱花卉,且喜收藏此类书籍。前从友人处得见您所著《中国荷文化》一书,勾起了我许多年轻时代的回忆,因为书中列举的地方大多都去过,书中绘景绘色、文史并茂的文字,使我对去过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像这种高品味的书似乎成了阳春白雪了。”

原扬州玉器厂老厂长韩文轼于1994629日晚35℃高温下写给世昌的信中说:“先生的《荷文化》,保持渊博学识和不辞劳苦的风格,在书中更多突出的是您那多才多艺,对自然界、植物界深透的了解。”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1月出版的《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称:“《中国荷文化》堪称首本系统研究荷花历史文化现象的专著。”

中华诗词学会会刊主编晨崧先生于1997518日惠诗一首:《读刘世昌同志<中国荷文化>感赋》:“轻吟重唱醉荷花,玉洁凌波濯万家。二十四番春信后,泛舟争向世昌夸。”

昌的老师、原水中学校长、宝应县文教局局长刘延高说:“世昌的《中国荷文化》,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使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神享受。”                                           

宝应白田诗社副社长陈立新于19941124日惠诗一首:“《读<中国荷文化>呈世昌》:多才多艺世人稀,亦作丹青亦作医。翰墨一挥成国粹,雄文两卷著珠玑。淋漓尽致荷乡事,描绘如生湖荡衣。荣辱古今留史实,安宜志上扎根基。”

宝应93岁诗人吴大觉惠诗一首:“雄才大略荷文化,万里风光一册中。爱读此书门少出,神游华夏古今通。丙子吟奉世先生斧正。”

原 序一

荷花,古称芙蓉,俗称莲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山东省济南市和广东省肇庆市将荷花定为市花。埃及、印度、泰国等许多国家将荷花尊为国花。我县金湖银荡,百里荷香,素有“何仙姑家乡”之誉,是著名的荷藕之乡。宝应名菜“蜜饯捶藕”为明代贡品,宝应藕粉“鹅毛雪片”为清代贡品。现在我县荷藕种植面积、产量皆居全国首位,盐渍莲藕远渡重洋,畅销日本、东南亚。因而,我县众多有识之士都极力推崇荷花为县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它不仅赋之于诗,而且形之于画;不仅得到佛教的崇拜,而且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自古以来荷花即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漫长的岁月里,沉积了异常丰富的荷文化。

刘世昌同志从历史长河中把有关荷文化的彩贝一粒粒寻找捡取出来,编写了这本小册子,融科学与文化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这为挖掘中国荷文化作了大胆的尝试,颇有学术价值,为我们荷藕之乡奉献了一份礼物,并将有助于我县荷藕外向型生产的进一步开发。世昌同志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本书的成功出版同有关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共江苏省文联党组副书记、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同志,扬州市首届文联主席丁家桐同志,宝应籍著名画家李亚如同志,皆欣然命笔,亲为题词,给他以热情鼓励。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卢星堂大师题写了书名。中国《花卉报》编辑部来函指导。中国荷花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其超会长、武汉市东湖花卉盆景研究所所长张行言教授特地提供了历届全国荷花展览的全部资料,有力地支持了他的创作。扬州市文联曹永森主席亲自为其审稿,并帮助布局谋篇。对于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们的热情支持和关怀,我谨代表作者致以衷心的谢意!

沈立德      

一九九二年八月于宝应

(作者当时任中共宝应县委宣传部部长、宝应县文联主席)

原序二

近年,许多人热心研究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等,其学术讨论会不仅在国内多次召开,东方文化区域内的周边邻国也引起震动,学者互访,文稿交流,颇为壮观。其时,窃自思忖,中国的荷莲藕,与茶叶同为植物,亦同样超出了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介入到人们精神生活的领域。古诗有“采莲曲”,古文有“爱莲说”;在民间,以荷莲藕作题材的民歌民舞,以荷莲藕为民俗事象的乡风习俗,更是林林种种,枚不胜举。然而,对荷莲藕独特文化现象进行专题研究者,却是寥若晨星。

今年初,宝应县为庆祝宝应定名1230周年和拟办荷藕节,县领导委托世昌兄搞点介绍宝应历史和荷藕文化的文字。世昌兄用九个月的业余时间创作了34万字,其废寝忘食辛勤笔耕的工作精神和广征博引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实是难能可贵。诚然,由于时间仓促,定会有诸多疏漏之处,如资料丰富但理论性不足,行文优美但尚拘泥粗糙等。可是,这是一项前人未做过的拓荒性工程,是对民众生活中独特文化现象进行专题研究的大胆尝试,对花卉界和文化界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对这种开拓与探索,理应从不求其全而求其新,不求其完美而求其独特的角度予以充分的肯定与估价。

宝应是我国著名的荷藕之乡,是全国荷藕生产冠军县,宝应的加工藕主要出口外销日本。而我们扬州市与日本厚木市结为友好城市,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远在唐代,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就把扬州红莲携带到日本,亲手栽植在奈良唐招提寺,播下了中日友谊的种子。后来孙中山、郭沫若、邓颖超都为中日荷花的交流做了不少工作。如今,扬州大明寺平远楼前庭院中还栽植着日本赠送的唐招提寺莲、中日友谊莲和唐招提寺青莲。荷花,凝结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日本朋友对中国荷文化颇感兴趣。世昌兄的这份心血的结晶,作为藕厂礼品书,我想不仅能推动宝应荷藕的外向型生产,而且对我市开展中日文化交流也将作出一点贡献。如果此书能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并有助于有志于此者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我想,世昌兄是会不胜欣喜的。

与世昌兄相识仅一年多,觉得他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是个闲不住的人,这种精神与秉性与当今的时代极为合拍。愿世昌兄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

                          曹 永 森

一九九二年八月于扬州


超赞

关注

我顶

无聊

路过
下一篇:作者简介

最新评论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