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是“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的启动日,今年的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作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扬州正在制定《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这也是我市首批地方性立法之一。另外,全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将新增4个,分别是高邮湖、潼河、仪征月塘水库和宝应湖。 “河道管理条例” 将成扬州首批地方法规 扬州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9%,部分城市河道雨污合流,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一些乡镇污水处理厂也因经费不足,不能正常运转,导致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随意入河。另外,农业面源污染也影响了水质。 正在制定的《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市水利局水政处处长吕为龙说:“重点是要规范河道的开发利用行为,就是要推进河长制的管理,还有河道四位一体的管护,要强化地方政府在河道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把河道管理的"蓝线"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固化下来。” 两湖一库一河 扬州将新增4个备用水源地 扬州将形成“一脉一线、两湖一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布局,即以守护长江生命线为核心,重点构建以运河为主线的调水生态廊道,将“两湖一库一河”(宝应湖、高邮湖、潼河与月塘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与市县多点对接,以备应急所需。 据了解,扬州市现有9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是河道型,在长江水系的有4个,在淮河水系的有5个。主城区与江都分别有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宝应县、高邮市及仪征市各有一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部为常年供水,水质都达到了Ⅱ类标准。 以长江为水源的水厂,取水的现状河势总体稳定,源水水质优良,达Ⅱ类水质标准。以京杭大运河为水源的有江都、高邮和宝应。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干流,其南起江都抽水站,北迄宝应小涵洞,扬州段全长120公里,其源水为长江水,水质优良。 扬州自来水源水还有的取自廖家沟,廖家沟是淮河入江泄洪的主要河道之一,它北接邵伯湖,南连长江,距入江口20公里,上游万福闸关闭后,廖家沟水由长江补给,水质同长江水,为Ⅱ类标准。 市区已有3备用水源地 邵伯湖也在“备选”之列 国家规定“一个城市都要有不同水源的水源地”。目前,扬州市城区饮用水可应急备用水源有长江瓜洲水源地、廖家沟水源地以及城市地下水,已达到3个,在可能的情况下还会将邵伯湖作为备用水源地。 吕为龙介绍,长江瓜洲水源地属长江水系,廖家沟水源地属运河水系,工程规模中等,均为河道型水源地,运河最终汇入长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运河入江口在长江瓜洲水源地的下游,如果运河出现污染事故,一般不至影响瓜洲水源地取水;如果长江出现水污染事故,由于廖家沟水源地距长江较远,一般运河水位较高,开启万福闸后,可以避免取水后江水流入廖家沟水源地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增加安全性,防止长江事故污染对廖家沟水源地的影响,可以在廖家沟的下游适当地方建备用橡胶坝工程。此外,扬州现有地下水开采能力较大,特别紧急情况下可用地下水应急。 在扬州大学的刘臣辉教授看来,备用水源地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安全。“一是环境安全,一是水质安全。”他说,前者要求备用水源地必须是环境污染风险小的地区,后者要求备用水源地水质必须达到甚至高于国家标准。 工业区污染风险较大,最理想的地点是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城区周边的环境污染很严重,能选的地方只有远郊的农村。”刘臣辉说。 新闻链接 廖家沟取水口南移1.2公里 水源地取水口水质好坏,关系到市民的用水安全。去年,廖家沟水源地取水口迁建工程完工,取水口南移1.2公里。 廖家沟水源地取水口,担负着为扬州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第三水厂供应原水的功能。该取水口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位于万福闸南不远处,日取水规模25万立方米,建设标准低,已不能满足现行水源地建设的要求。我市决定对这一取水口进行迁建。 新的取水口位于老取水口南约1.2公里处,也就是万福大桥和广陵大桥之间,距万福大桥和广陵大桥均约1.2公里。 “新取水口取水泵房下部沉井,为公司建厂以来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座沉井,历时两个月才完成。”扬州自来水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曾天斌告诉记者,泵房内共安装4大、2小共6台水泵。大泵抽水能力为5000立方米/小时,小泵3000立方米/小时。取水口设计取水能力为40万立方米/小时。目前情况下,开启两台大泵就能满足生产水厂的要求。据悉,目前扬州供水能力为100万立方米/天。换句话说,它可满足扬州四成供水。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