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5|回复: 0
|
张仁礼:卫生室走出的“全国百名模范乡村医生”
[复制链接]
|
|
张仁礼,今年54岁。1976年到望直港军师村卫生室工作,掐指一算,已有36个年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坚定的信念发展村卫生事业,以扎实的医术造福村民,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70年代中期,张仁礼中学读书时曾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是医生》。毕业后,他果真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医生是天下最美的职业,救死扶伤是人类最美的行动。抱着这样的理想,张仁礼开启了他新的人生。
有理想是好事,关键还得看本领。当时,受条件环境影响,张仁礼经历了一条艰辛的学医之路。他投奔名师,从学中医开始,学一行,钻一行。学医期间,他勤学苦练,掌握了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技术,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运用自如。
参加工作后,张仁礼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医术愈加精湛,很快声名远扬,不少外地人不顾路途遥远,慕名前来寻医问药。由于医术上的娴熟,张仁礼成功地将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行医以来,他先后成功抢救30例农药服毒、中毒患者,成功率达100%,被当地村民称为“神医”。村民夸赞声的背后,是张仁礼的付出。每救治一名农药服毒、中毒患者,他总要7到10天时间睡不上觉。对一些农药服毒、中毒易出现呼吸衰竭、心搏骤停等问题,张仁礼采取紧急临时人工呼吸,防止因脑缺氧加重脑水肿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增加了中毒、服毒患者生的希望。
“乡村医生就是要为乡亲们带来健康。”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张仁礼行医的心声。村民于万友胃溃疡出血多年。前两年,于万友外出打工回来,找到了村医张仁礼。张仁礼采取“穴位埋线疗法”,很快治愈了于万友的“老胃病”。于万友说,自己在外地找了不少医生治疗,结果都不明显。村医张仁礼手到病除,真是感谢他高明的治疗方法。
让村民们难以忘怀的事有很多很多。1991年,当地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军师村还没有自来水。他汲取了“大灾必有大疫”的教训,制定了“一统四定一本账”,即统一配制母液。定人、定时、定量、定区域,统一的一本台账。他每天一大早到卫生室配制消毒药液,交给各组卫生员分送到各户,还到各户去做宣传、检查、督促工作。经过他的努力,饮用水消毒管理流程得到了省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当年他被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医药总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张仁礼常说一句话,医术要不断提升,离不开医德的“修炼”。这么多年的村医生涯中,他坚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的看病原则。在他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救治的患者。对特别困难的患者,他都无偿为其治疗,或主动为其减免医疗费用。几年前,军师村70多岁老人李崇英因患脑溢血导致偏瘫,卧床多年。对这位老人,张仁礼主动上门为她针灸治疗,在疗程内,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并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崇英老人现在竟然奇迹般地下床做家务了。提起村医张仁礼,患者家属总是感激万分。
追求无止境。在30多年的村医岗位上,张仁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整理了大量的工作笔记。1997年,他撰写的《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正、副作用》被中国乡村医生杂志社评为优秀论文。空闲时间,他潜心钻研特殊疑难病历,把对患者的大爱在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998年,他被国家卫生部医政局评为“全国百名模范乡村医生。”去年5月,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华参加“三解三促”活动时,专门视察了军师村卫生室工作,对该村卫生室及张仁礼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蔡美斌 刘延龙·
原文出处:[url=]http://www.baoying.gov.cn/showxw.asp?id=53244[/url] |
|
|
|
|
|
|
今日宝应网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