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池 也叫泮宫,是官学的标志。宝应学宫门前就有一泮池,南接状元桥,北临棂星门,汉白玉色,形状呈现半月形,圆周由38根方头石柱围成,直径由21根莲花座头的石柱围成。 古时候学生的入学大礼叫做入泮,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进行“入泮”的入学仪式。《礼记.王制》中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宫,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在明、清时期,“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中了秀才的童生,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礼。 入泮的具体环节有: 1, 正衣冠。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2, 跨泮池。上青云路的必经之路。 3, 拜师礼。先拜孔子,再拜先生。在拜先生时,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何为六礼呢? 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 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为鸿运高照; 枣子,寓意为早日高中; 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 以及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的心意。之后,学生间相互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4, 净手。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为净手静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5, 此外还需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写下自己的年龄和籍贯。 泮池为什么是半月形的呢?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古代有“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之说,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天子用圆 形,诸侯只能用半月形,当然孔庙前的泮池也就只能是半月形的了。泮池也就是孔子的砚台池,后来做了养鱼池,养了一池莲花。泮池栽植莲花有着极其深刻的含义,古有 “一品清廉(莲)”之说,要求儒生们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以后,不管做多大的官,都要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清正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