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4|回复: 0
|
潘久银:老骥伏枥志不短 余热生辉夕阳红
[复制链接]
|
|
提起潘久银,在黄塍镇大陆村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民们都说:“没有老潘操不到的心,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潘久银今年71岁,是一个具有37年党龄的老同志。
按理说,一个70多岁的人,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好好享享轻福了,但老潘主动放弃了安逸生活,人老志不短,以一名老党员的高尚情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家乡的事业发挥自己的余热,谱写了一曲闪耀着夕阳余辉的人生乐章。
今年3月,天刚蒙蒙亮,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大部分人都在熟睡,金源路宝应段的一个小村庄上,一个穿着雨衣的身影从这家出来,又去敲另一户人家的门,究竟是谁?在忙什么呢?原来他就是黄塍镇大陆村的协管员潘久银,他正在为金源路的拆迁工作奔波着。拆迁安置,牵涉到千家万户,是事关百姓利益,社会稳定的大事。不能因为大陆村这一段而影响国家的大计划!想到国家利益老潘加快了脚步,又向另一户走去,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个清晨了,每天晚上12点多钟才能入睡,早上4点多钟又得起来,因为白天多数人都外出做工,只有利用早晚的时间才能上门去做工作,每天早上和晚上上门去说服动员,给他们讲国家政策,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拆迁政策内容繁多,砖混、砖木、平房、楼房等各种结构的房屋以及附属物的补偿标准都不一样,其面积丈量方法也有讲究,老潘就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去学懂、学透相关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与拆迁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用能言善辩的“铁嘴”,尽力做好拆迁工作。但仅仅依靠这张“铁嘴”还是不够的,他说:细节决定成败,用心才能如愿。老潘对自己负责的拆迁户建立一份详尽的一户一档资料,通过上门谈话交流,对拆迁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拆迁户也与他产生了亲切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切,从生硬的交流到推心置腹的沟通,拆迁户对他的理解和信任也逐渐增加。面对拆迁户方方面面的各种困难,他都尽力一个一个地帮助解决。但有的拆迁户漫天要价,蛮不讲理,把拆迁视为捞一票的机会,耍无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的拆迁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有恃无恐,有文化、懂政策,喜欢钻政策的空子,其背后往往有“高人”的指点。还有的拆迁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收入较低。他们对今后的生活顾虑太多了,对生活没有多少信心,他们计算补偿能不能买套房以后,是否还节余一点生活费。鉴于各种各种拆迁户的情况,老潘就分门别类的区别对待。做到阳光作业,公平公正,把群众担心的问题提前公诸于众,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打消群众疑虑,尽力做到让拆迁户满意,不能解决的作出努力,并做好解释工作,力争赢得拆迁户理解支持。我在做拆迁工作时,对评估、对账、签约等都坚持公平公正,绝对不让老实人吃亏,拣软柿子捏,也绝对不让“拖拉户”占便宜。
通过老潘耐心、细致、周到的做工作,终于使拆迁户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了字,每一户的签约都充满艰辛,都凝聚着老潘的心血和汗水。
“秸秆禁烧”是夏季最忙、最烦的一项工作。麦子还没有开始收割,老潘就超前召集村民开会,部署秸秆禁烧工作,特别是到了麦子收割期间,老潘组织秸秆禁烧巡逻队在田间地头日夜巡查十几天,他可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每天都巡查到深夜,在整个夏秋两季秸秆过程中,没着一处火,没冒一股烟。
潘久银同志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老党员、老干部无私奉献的篇章,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如今,潘老仍然不辞辛劳地奉献在拆迁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余热!
|
|
|
|
|
|
|
今日宝应网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