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1|回复: 0

4-6月小宝宝添加辅食有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1 14: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早或过晚添加对宝宝都不利。面对马上要加辅食的小宝宝,妈妈们记住以下关键词,就能顺利掌握技巧。" t( n! t* E! g( r

' R4 A) k- P0 K4 o) q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大部分营养及儿科专家都认为:在婴儿4~6个月时,开始为他添加辅食最理想。在4个月前,宝宝应完全由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不必添加任何食物及其他饮料。当婴儿满4个月后,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助食品了。
# E0 a+ P# d' v3 o$ s" A9 `' N
2 J8 a2 e5 ?/ B! i  f2 `  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期添加辅食呢?从4个月开始,宝宝进入了学习咀嚼及味觉发育的敏感期。一般情况下,婴儿五六个月开始对食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此时添加辅食,宝宝乐意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咀嚼吞咽。如果过早(4个月以前)添加辅食,因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而过晚添加,婴儿不能获取额外的食品来填补能量和营养素的缺额,必将导致生长缓慢,增加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危险性。- l$ q' \7 u% e9 n1 O" C
; M% W5 S  ~1 B9 h8 k( K0 w
  有些认真的妈妈问:我是在宝宝4个月零1天加辅食,还是4个月30天时候给宝宝加辅食呢?其实你完全不必拘泥于某一天,而要学会看下列信号:6 U6 t, V6 U/ `9 j! P

# n2 B9 J+ X8 S! W: X9 s  宝宝的头可以直起来,并且能够自由转动。
" o  v9 P, l* ^6 r/ J4 g+ L" m4 G$ K! d
  宝宝能够靠着坐起来。( Z) t. w3 Q4 {: S

2 O* k" K! j$ R! \) Z  当食物靠近嘴边,对新食物表现出兴趣。1 |# \' w; p* `9 z, R) z- b

  X$ f. V2 ~5 B# c+ p" D  当妈咪吃东西的时候,宝宝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8 x0 u' o; W  n# ~8 S+ `+ U

3 d" I4 R2 J  p* k  c  之前宝宝的身高体重指标一直正常,最近却生长缓慢。4 V/ `5 q$ H3 O
: M) X. ^! p) q. q
  每次吃完奶之后,宝宝看上去意犹未尽。
7 G: E3 X$ _# \) C: b$ B& Y3 X0 m! L8 ^& c) }
  淀粉酶
  O% _- D6 {5 X' M) n; `6 o( M
1 F) z7 Y7 U5 B  Q) v; Z3 z$ v  有点陌生的词吧!但儿科医生对它很熟悉!还是了解一下吧!它的主要作用是消化淀粉类食物。婴儿的肠道在开始几个月尚未充分发育,早期体内淀粉酶的活性较低。而且,小宝宝在出生后前3个月里唾液腺分泌非常少,唾液腺中所含的淀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淀粉酶也是相当少的,淀粉酶要在婴儿4个月左右才达到成人水平。所以,淀粉类食品要4个月后的宝宝才有能力消化。2 q5 F5 @8 k' O  ?) V0 \0 j
- F6 Y* e7 x+ _0 `# d
  4个月前吃淀粉类食品,基本上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全部排泄掉了。( k% v5 A" A7 K* o0 u% f5 B4 F' `

5 J* L/ ]+ M7 w* Y' @9 z  果汁# ~/ C* k+ A4 P1 }; O1 m9 j# d2 P5 h! @
3 e! T: q# j. w7 Y  @
  4个月的宝宝,可以放心地添加果汁啦!但婴幼儿不宜喝市场上的合成饮料,要用专门的婴儿果汁,或自己鲜榨的果汁且需兑水1:1稀释后才能饮用。
5 R) D  L* r" l- M9 f% K+ s* m( }8 t, z8 b
  在不同的季节内选用新鲜、成熟、多汁的水果,如橘子、柑橘、西瓜、梨等为宝宝制作果汁。制作果汁前要洗净自己的手,再将水果冲洗干净,去皮,把果肉切成小块状放入干净的碗中,用勺子背挤压果汁,或用消毒干净的纱布过滤果汁。
* ^9 M0 F  {& N4 t' Z, s2 N* l0 \+ w
  制作好果汁后,果汁中加少量温开水,即可喂哺,不需加热,否则会破坏果汁中的维生素。
1 l3 M" k! V6 N! w4 j1 [( l+ }) K# C9 G6 O' T* U: o, l4 H
  水果汁大多是酸性的,如果马上喝奶,水果中的果酸(植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即可发生凝固,影响钙的吸收和果汁中营养的吸收。因此最好在喂奶后1小时再喂,或在两次喂奶之间,这样更有利于奶汁及维生素的吸收。7 H  y7 T5 k, V: w

6 ^7 |' ?! O" r. x" N' B- P  米粉
1 \7 q9 g6 t( U6 H2 p# n- U
5 g" f% x8 [- q& ?5 o3 @  对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米粉相当于我们成人吃的主食,它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宝宝一天的主要能量来源。4个月时每日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5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再加一顿米粉。第一次可以调得稀一点,逐步加稠。
2 X  b) Z' b' s, c% {6 m' ]' z0 g3 O. J" t6 E5 Z4 q7 q
  冲调米粉的水温在40度左右,摸起来稍热的,调好后温度刚刚好。
- h' e6 E" S7 s" ^9 h: Z6 s
& u" {$ [- A8 y1 e+ I  蛋黄
6 X2 P/ m  b& i# j  G  `4 J5 i& _
( O6 J: R5 q0 y: ?  蛋黄是4个月以上宝宝首选的蛋白质类辅食,它的致敏性低,比蛋清或其他蛋白质类食品更加安全;蛋黄中含有丰富的铁,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主要来自母体,仅够出生后四五个月造血之用;蛋黄中还含有卵磷脂、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很好,也很容易咀嚼、消化。
+ U' U3 l- J0 E% j  Q! m
7 j$ N6 A1 o+ t9 D) S  添加蛋黄时,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用勺背压成泥,加1勺水调成糊状。开始时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4,以后逐渐增加到1/2,直至整个蛋黄。依然如同米粉一样,要调成糊状喂食。$ |* S# }. T" ?+ j1 J  i
: [: K" p. S  {6 O( k, k
  观察2 k1 w5 _9 v2 `

1 X2 L8 T$ u; i  W- d+ c  z' M  每次喂食一种新食物后,必须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大便、体重等情况。* m( u" g6 C. r/ z  v; E. E5 i

3 ~( p" k  f+ I$ x" S: w  皮肤: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看有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有湿疹,应停止添加这种辅食。. M$ n/ t! ~# v& c+ n
. G8 a' }; G3 L. z
  大便: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当婴儿进食新食物时,它的大便颜色改变是常见的,如颜色变深、呈暗褐色,或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等。但是,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大便稀、发绿,可能是辅食添加得有点过急、过多,超出了胃肠的消化能力所引起;宝宝添加辅食后如有食物原样排出,应暂停加辅食,过一两天后,宝宝状况较好才可进行。宝宝不吃不要强迫,下次再喂也没问题。
  u# Q5 [; E1 |* p3 _( k/ r7 O* `8 C& @& b. D! N/ h& v- o
  体重:每个月给宝宝称一次体重,如果体重没增加,奶量就不能减少。体重正常增加,可以继续喂辅食,并减少母乳或牛奶的摄入量。
: y9 l" J3 }* R9 n0 M6 J
! J. l2 S( q! L+ I% T  循序渐进, _( R& m' K' u+ o- ~2 B1 J

; A7 L& a8 S. d; T1 }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能一样一样地加,宝宝习惯一样加一样。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品种。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时添加蛋黄,要等宝宝适应米糊后才能开始添加蛋黄,等宝宝适应了米糊和鸡蛋黄后,再添加胡萝卜泥。2 q4 q7 Q1 b/ H4 E$ _7 L# S

- E. e" ~$ T6 T# Y  添加的量——由少到多:每添加一种新的食品,必须先从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一些。例如:添加蛋黄,先从1/4蛋黄加起,如果宝宝能够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为整个蛋黄。
4 d# S2 b# R) H4 g
' r6 x3 T7 w$ O# l' J( y  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添加初期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较多的流质、汤类,然后从半流质慢慢过渡到各种泥状食品,最后添加柔软的固体食品。5 g6 k$ |/ `0 H5 o) _; ]

" a1 F1 N2 T! V* n1 ]  L# I  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添加固体食品时,大人可先将食物捣烂,做成稀泥状;待宝宝长大一些,习惯一些,可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再做成块状的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