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站在广洋湖镇兰亭村瓜墩组村头的“明锋桥”上放眼北望,该村七个生产组的2000多亩秧田翠绿欲滴,长势一派喜人。秋收时节,十几台大型收割机在这金灿灿的滚滚稻浪间来回穿梭,别有一番风景。这番景象,脚下的这座“明锋桥”功不可没。
提起这座“明锋桥”,兰亭村的村民们不得不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瓜墩组71岁的戴作忠老人。 戴作忠老人在年轻时曾做过教师、当过农民、干过木匠,是个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他一旦知道别人有困难,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张家困难接济300元,李家贫困送去扶贫款800元,就连镇里建敬老院,他也要献上5000元。助人为乐,他几十年痴心不改。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随两个儿子生活在外地的戴老回到了家乡,当他独自一人在村头散步,发现十多位农机师傅正在一座小桥的南桥头拆卸大型收割机。出于好奇,他忙凑上前去探个究竟。原来,这座桥太窄,且载重量也小,大型收割机根本无法从桥上通过。几位机械操作师傅就想出办法,将机械部件拆下来,分批运往桥北,然后再重新进行安装,收割机才能下田作业。眼前的情景让戴作忠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座桥必须拆了重建。可造桥的钱哪里来?戴老想起在外工作的儿子。 戴作忠老人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戴如明,今年48岁,在兴化戴南镇自主创业,办起了占地380多亩的“锦明炼钢厂”,年销售达10多个亿,在当地很有名气。二儿子戴如锋,今年45岁,在无锡市区自主创业,办起了占地20多亩的“奔翔不锈钢厂”。 说干就干。戴作忠老人随即找到村组干部陈中汉和徐海林,向他们吐露心愿,并于第二天就赶往兴化着手操办。巧得很,二儿子也在这里。戴作忠老人不顾旅途劳累,连忙悄悄地打电话给陈、徐二位村组干部,请他们立即到兴化来。家乡的父母官来了,戴如明、戴如锋弟兄俩盛情款待。席间,戴作忠老人开门见山:“家乡要造桥,没钱,想请你们弟兄俩帮忙。”知道来意,爽直的戴如明、戴如锋弟兄俩当即拍板:“行!你们回家办个银行账号,然后,我们先期汇款5万元作备料用。” 农忙一结束,兰亭村就备料、拆桥、建桥,戴如明、戴如锋弟兄俩又汇款两万元。其间,戴作忠老人又特地赶回来参加建桥的义务劳动。结工时,还有3000多元建桥款无处着落,戴作忠老人就自己掏了腰包。 为了感谢戴如明、戴如锋弟兄俩的义举,村民们就把这座桥定名为“明锋桥”。“明锋桥”不仅方便了河道南、北两边的交通运输,还将广洋湖镇的东北片与射阳湖镇的东南片顺利地连接起来,成了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戴作忠老人的第一个愿望终于圆满地实现了。 去年,戴作忠老人再次回老家探亲,当他听说镇学校里留守儿童多,这些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戴作忠老人又有了第二个愿望。他想请儿子回来办企业,让留守儿童父母都能回乡上班,并圆了孩子们美好的家庭梦。经过戴作忠老人的沟通,今年初,他的大儿子戴如明已与镇党委政府领导达成口头意向,将在近两年内回乡投资办厂,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绵薄之力。愿戴作忠老人的第二个愿望能早日实现。(夏文 潘泽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