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3|回复: 0

教育:需要守望学生健康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08: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10月1日,宝应实验初中高级教师陈美彬所著的教育专著《守望学生成长——一线教师以案说教》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万祥作序,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2012年全国十大最具行动力教育局长蔡祥云、扬州大学教授叶橹等点评推荐,《中国教育报》及省市有关媒体给予了报道。近日,扬州市教育科学院辜伟节院长撰文予以评价。
   扬州市教育科学院院长  辜伟节
   
  今年,与以往集中向教育局机关公务员、事业人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一线教师推荐优秀书目所不同的是:在大力推进中小学阅读工程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育者根据个体的现实需求、阅读喜好、学习取向、智慧启迪等自选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体现了阅读的张力和活力。
  于是,一年来笔者先后收到好几本来自学生的著作,每当此景出现时,自己除了为学生所取得的成就欣喜之外,更多是快捷的抓住这一阅读良机,展开深度的同步思考,主动与学生的著作对话,从而探寻其写作意图与要义,体悟学生成长的意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前不久,笔者昔日的学生——宝应实验初中陈美彬老师送来了他的新著《守望学生成长——一线教师以案说教》,自己深深为此主题和其中一篇篇美文所吸引,以至不忍释手。陈老师的著作采用了案例叙事的方式,精选的70多个教育小故事,集中在16个孩子身上,涉及自尊、责任、感恩、赏识、压力、厌学、追星等方方面面,多视角的展现出学生的差异成长历程,积极探寻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直击教育的真谛:守望学生的健康成长。真可谓:“字字饱含真爱,句句流淌深情”。文中一个个案例鲜活真实,一回回 “较量”发人深省,一次次 “化险为夷”折射出作者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精妙的育人智慧,由此显得弥足珍贵和意义非凡。
  可见,这部渗透着育人心血的作品,突出了“守望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取向,践行了“生本”的教育理念,在守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博爱的情怀,闪烁着坚守的光芒,其探索与求真的精神令人动容,勤勉与执着的姿态叫人感叹,宽容与机智的品质使人敬佩。
  然而,当今之时,并非所有老师都能聚焦“守望学生成长”的主题而精心育人的,一些教师常常表现出多种职业倦怠感: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待学生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视教育事业为谋生的手段,教育教学之外不重学习、更无追求,热衷流连于酒桌或牌桌,不思进取,不求发展;更有甚者,履行育人职责过程表现得急功近利,不遵循教育规律,不讲求教育科学,不研究学生心理,不探寻育人艺术,习惯于仅凭自己的“经验”,依靠加班加点、死抓狠干出“成果”,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了明显的障碍。
  为此,紧紧围绕“守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终极目标,需要理性反思现实的教育,直面教育的各类问题,选择适切的教育行为,促进每个学生完健全、高尚、自由的发展,并着力于以下三点:
      1.唤起育人的良知。“守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育者应有的良知。唤起教育者育人的良知,在于不断增强将“学生健康成长”视为育人首位的意识,把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不能归于简单的教育工作,也不是单纯职业谋生的工作,而是作为一种高尚的“志业”,能够自觉维护育人的神圣性和价值性,表现为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真诚的行动,尽可能地抵御教育过程中的工具化、功利化倾向。
      2.富有守望的心态。“守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育者常有积极的“守望”心态。这种“守望”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高位追求,体现在为每个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出恰当规划与指导的执着态度和责任感上,期待每个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平实与坚守的教育姿态,始终躬行于育人一线,与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坚持让自己所从事的教育的活动、课程的实施、学习的内容等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相联。
  3.培育关怀的素养。“守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者的“关怀素养”。这种“关怀素养”的培育,需要重点关注:教育中真诚关心学生,敏锐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知觉他们的需要;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关爱、相互体贴、彼此友善的美好氛围,善于与学生对话与沟通,与学生建立关怀性相遇关系;同时具备关怀知识和关怀信念,并能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关怀不同层次学生成长的个体素质和修养,以促进学生差异健康发展。
      (该文原发《扬州教育》2013年第7期“卷首语”。)
     陈美彬,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宝应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2011年12月出版散文集《装在瓶里的爱》,2013年10月出版教育专著《守望学生成长——一线教师以案说教》

原文出处:中国宝应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宝应网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261号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