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7|回复: 0
|
全县土地流转近50万亩
[复制链接]
|
|
51岁的汜水新荡村村民周彩珍每天一大早都骑着车出门,赶到附近的工厂上班,遇到记者来访,周大妈笑答:“老了还能在家门口挣份工资,以前真没想到会过这样的好日子啊!”
在周大妈带领下,我们来到她所工作的地方——当地赫赫有名的宝应湖西岛有机农场。一排崭新的绿色厂房格外显眼,厂房里一台台新设备一字排开,径直走到头便是加工车间,里面的工人都忙碌着。
周大妈是一名包装工人,家里的7亩地早在2009年就流转给了农场。“我们岁数大了,田也种不动了,土地流转出去让我们轻松了!”周大妈边说话边换上工作服,坐上了生产线,很是利索地折叠出一个个包装盒。这样的手工活,在她看来一点都不重。更让她满意的是,工资一天65元左右,还可以随时安排自己休息。“除了上班赚的,还有土地的租金,今年一亩地720元呢!”周大妈提高了嗓门,脸上笑开了花。
周大妈身边一位身手麻利的年轻女子也与我们聊了起来。她叫高洁,和周大妈同村,家里的11亩土地也流转给了农场。“爸妈老了,以前外出打工也不放心,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真不错!”高洁羞涩的脸上也带着些许满足。
负责农场日常生产的华德富经理凑到我们面前,说到土地流转,他一个劲的叫好:“多亏了土地流转,去年我们新流转了4000多亩,今年的万亩有机生产基地计划铁定能完成!”当被问及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去处时,华经理介绍,大部分都被雇到农场上班。农场还与农户们一一签订协议,实行“用工优先”,承诺各项用工优先选用土地流转出来的村民。这样,当地村民在流转土地后还能“再就业”,坐享“土地租金”和劳动报酬两份收入。
土地流转既使农民有了“双重收入”,又让承包经营者真正从中受益。
成立于1999年的宝应湖西岛有机农场,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种植面积近1万亩。去年,农场投资8000万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新建5600平方米的有机大米加工厂房、综合楼,改建了2400平方米的冷库。下一步,农场将继续扩大有机产业规模,投资1000万元建设500亩有机蔬菜设施农业。
这几年,我县农村很多专业合作社也像湖西岛农场那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规模效应,有了自己的大农场,效益逐年攀升。
在山阳镇,我们见到了当地白马湖芡实种植合作社的刘春富。作为最早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刘春富有着10多年的芡实种植经验,现在已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
“成立芡实合作社初期就是考虑到规模效应,我们组团扩大规模,销售渠道就多了。芡实作为水生蔬菜,还是很有市场的。”刘春富看了一眼芡实收割后的水面,和我们聊了起来。原来,成立合作社之前,村民都是零零散散种植芡实,收成不大,投入少,几乎是“望天收”。销售也很成问题,经常有经销商故意压低收购价格,种植户效益一直上不去。后来,刘春富带头承包,从农户手上流转出近300亩土地,又联合发动当地几户承包经营,这才形成了规模效应。
“我一次性承包了200多亩,去年收了一万多斤!”这时,合作社又一成员许宝富也走上前来插了话,“现在种植成本高了,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像以前那样零散种植,哪能赚到钱?我们把农户零散的土地承包过来,每年付他们800到1000元的租金,他们也乐意。”
今年春节刚过,刘春富一直关注市场芡实价格,收集市场信息,和农户们捆绑式销售,最近的一笔生意多赚了好几万元。这让一些村民尝到甜头,积极要求加入合作社,李长万就是其中一员。他流转到手土地100多亩,准备今年好好干干。“有老刘带着,我不怕赚不到钱!”说完,刘春富和李长万两人都笑开了。
据农工办统计,全县2013年土地总流转面积达48.8万亩,仅一年就新增合作社80家,流转入合作社的土地面积27.1万亩,15593个新入社农户、58家龙头企业从中受益。
(艾红涛 李国军) |
|
|
|
|
|
|
今日宝应网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