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没有山,却有泰山路、泰山东村、泰山小学等以“泰山”二字冠名的地方,享誉世界的“五岳之尊”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为何它的名字在宝应落地生根?是因为宝应曾建有供奉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泰山殿。 传说中,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清人张尔岐在《蒿庵词话》说,汉朝宫廷的一座殿内有金童玉女雕像,至五代时大殿塌圯,金童风化,玉女坠入池中。宋真宗赵恒到泰山封禅时,御帐的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命人取出清洗,见是玉女,即命有司建祠供奉。号为圣帝之女,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代在武宗朱厚照灭佛后,道教大兴,又将碧霞元君祠扩建,升格为碧霞灵佑宫,香火更盛。 由于古人对泰山的崇拜,泰山神也被人格化,尊称为东岳大帝,是全国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山岳神。其女碧霞元君被敬奉为“泰山娘娘”。“泰”字在《易经、泰卦》中表示“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意思,人们从世俗角度理解为妇女生子。“岱居本位,其色惟碧,东方主生,一本乎坤元,资生万物”。碧霞元君被认为如春风春雨一般,播融和之气,催遍地生机,是春顾人间、滋生万物的女神,所以民间又称她为“送子娘娘”。因此,明嘉靖四十年(1561),在宝应县城北门外运河东堤下晏公庙旧址建泰山殿时,首先破土动工的即是以泰山娘娘为主神的碧霞宫。其实,当时建的仅是碧霞宫,后来又增建观音阁等设施,沿运河堤向北向南拓展规模逐步扩大,才以涵盖面较广的“泰山殿”三字为名的,泰山殿之所以被称为的“江淮巨观”,主持人起初便成竹在胸了。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万物土中生”。种地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男耕女织”是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田”和“力”二字组成的“男”字,最能说明问题,被尊为亚圣的孟夫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把“阿父母意、无力养老、无后”三种不孝中的“无后”列为最大的不孝,几千年来,“子嗣”和“延续香火”的观念,成为千家万户的共同追求。“富人无子不称富,穷人有子不谓贫”,当时持这种看法亦无可厚非,但对妇女们来说,心理压力就大了。 旧时,宝应县城北门外河湖相连,运河大堤以西即为白马湖。明万历宝应县令陈煃诗云:“湖光百里浪接天,白马遥看清水连”。实录了当年的地理状况。清《康熙志》载:“宏济河未开之前,官舫贾舶到此入湖,涉风涛之险,皆恐惧”。因舟船倾覆之事时有发生,祈求上苍平息风浪,确保槽运安全,成为兴建泰山殿的理由之一。理由之二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宝应城竣工后,当年夏天遭洪水,运河大堤溃决,河东成为泽国,万顷良田和村舍被淹,必须护佑民生,免除水患侵袭。由于嘉靖皇帝尚道教,上行下效,祠观遍布全国各地。宝应早在宋绍熙六年(1190)建了东岳庙(今斜桥南佛教协会所在地),于是,东岳大帝之女碧霞元君也就成为诸位神祗中之首选。当然,对此最为称心如意是宝应城乡的士农工商,因为碧霞元君这位东方女神是送子的泰山娘娘,能够让他们多子多福的愿望得到寄托。所以捐钱捐银乃至献田献地的信众善士多如过江之鲫,让主持者们应接不暇,许多小大娘、新媳妇祈求早生贵子,甚至把首饰、戒指和藏多年压箱钱,体已钱都奉献出来。因时光推移,不能再现当年的感人场面,但理解“舍得”二字的人,都明白“舍”与“得”之间的辩证关系,想象到信仰和信念所催出的力量。 清光绪四年(1878),僧显珏开法派,改丛林。泰山殿这个道教祠宇在经历318年之后正式改额为“圆通禅寺”,成为由僧人当家的佛教寺庙。碧霞宫被易名为“圆通宝殿”。清初也曾称作“大雄宝殿”,那是因为清人入关后推行教所致,不久仍恢复原名“碧霞宫”。当然这样改去并非文字游戏,而反映出政治和政权对宗教的影响。但在宝应的泰山殿内,道教与佛教一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同为出家人的道士与和尚亲如家人,共享香火旺盛带来的愉悦。在碧霞宫建成不久的明隆庆二年(1568),即在其后兴建了高近百尺,上下三层楼台的佛教设施“观音阁”。清初因知县顾楷题“大观”二字额,便被称为“大观阁”。 在大观阁和碧霞宫之间,也有一座上下三层的玉皇阁。面前有三十多丈宽的大天井,被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割为两半,河上一座砖桥,桥砖经常有人窃取,传说带回家去能生贵子,这当是女人们所为。她们在碧霞宫拜过送子泰山娘娘后,从北门出来走至砖桥,扳掉一块揣入怀中或藏进包袱,可谓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桥砖并没有因经常被窃而毁圮。由于僧侣们不断补充和维修,一直安然无恙,其中奥秘无人探究。 上世纪80年代还健在的原泰山殿长老广智和尚回忆说:“(碧霞宫)内传铜铸碧霞元君坐像一尊,殿堂东西有一钟一鼓。大钟是明代铜铸,体积、重量与南京大钟亭之巨钟相仿,大殿中央有一只铜铸大香炉,香炉左右各有一只铜器皆为明代铸造。整个大殿满堂中锦簇花攒。四下里金铺彩绚;朱红架高挂紫金钟,彩漆案对设花腰鼓;几对幡绣成八宝,千尊佛尽戗黄金;古铜炉内昼夜香烟缭绕,古铜瓶中每有莲花现形;案头有供奉的四时鲜果,殿前有明代的铜铸宝鼎……”。如此富丽堂皇的陈设,如此神奇玄妙的氛围,如此庄严肃穆的场面,实在令人景仰和敬畏,怎能不让蜂拥而来的善男信女们竭尽虔诚而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呢! 更应当铭记在胸的是碧霞宫前那副泥金大字抱柱楹联: 朝夕焚香,世上无二宝地; 晨昏秉烛,天下第一名山。
(作者:梁鼎成)
(转自泰山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