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县南街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外祖父陈沅的宅第,整个建筑为清代风格,分东西两个院落,共18间房屋,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990年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县政府组织全面修缮,恢复原貌。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大门朝北,北楼古朴庄重,门楣上方是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彭冲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的匾额。 正门向前是一条青砖铺就的甬道,尽头是一个福字的照壁,左右两个四合院,东院为当年周恩来生活起居区,有砖木结构房屋七间,一道回廊将上下堂屋和南边的小院连为一体。西南上堂屋三间,正中间堂屋靠北墙有一条几,两头微微翘起,上面有一古式座钟和一对青瓷帽筒。墙上悬挂清代著名画家龚贤的山水画和王文治书写的“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暢日契天怀。”屋内摆设一张八仙桌,四张太师椅和两个茶几。东侧隔栅板壁悬挂“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梅兰竹菊四幅国画,西侧隔板壁悬挂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书法各一幅。 上堂屋西房是当年周恩来和过继母陈氏来宝应省亲时居住的卧室,内有雕花大床、柏木樏橱、梳妆台等用具,西墙上悬挂陈老莲工笔画两幅。周恩来是周邵纲和万氏的长子,出生后大约十个月时,过继个重病的叔父周簪臣,不久周簪臣病故,周恩来一直跟随嗣母陈氏生活。陈家祖辈居住淮阴,与周家、万家世谊深厚,后因战乱,陈、周两家分别定居宝应和淮安。好在相距不远,来往方便,两家联系不断。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才华。年轻守寡后,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嗣子周恩来身上,全身心地培养和教育周恩来,曾多次带周恩来来宝应省亲。陈氏对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国后已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年,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的道路。”1907年春,周恩来生母万氏病故,陈氏愁绪缠身,染病日重,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和便于自己治病,些时年九岁的周恩来回到自己的娘家生活了3个多月,就是住在这西厢房里。 上堂屋东房是陈式周夫妇卧室。陈式周的父亲叫陈宝斋,与陈氏是嫡堂兄妹,陈式周与周恩来是亲表兄弟关系。陈式周比周恩来张16岁,年轻时博览群书,爱国爱民,思想进步。少年周恩来在宝应期间,陈式周不但对周恩来给予悉心照料和关怀,与周恩来终日相伴,同窗共读,一起浏览宝应名胜,还向他灌输新思想,传播新知识,从此他们结下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周恩来去法国留学得到了他思想上的引导、精神上支持、经济上的大力帮助。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周恩来为让陈式周免受牵累,主动中止与他的联系,然而却一直牵挂着这位给自己有过许多帮助的表哥。解放后,相互寻访,可又失之交臂,1954年,陈式周在北京去世,这成了一件历史的憾事。 南边小屋三间为藏书房约有万册图书,餐厅,读书房文房四宝,油灯依旧。 西宅院是周恩来外祖父陈沅及家人当年生活用房,共有大小房屋11间,现在开辟为展览室和读书处接待工作用房。南边是全国各地周恩来纪念堂的介绍,北边正堂屋是少年周恩来的铜像,其余是介绍周恩来一生的图片和文字。 西院西墙边立有一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碑。这句话是少年周恩来12岁时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