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品种谈
用历史观点看问题,荷花的品种是在人工培育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少优秀品种有的已经湮没绝迹,而现在各地又培育出不少新品种,但存在大量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的混乱现象。植物学家认为我国观赏荷、子用荷、藕用荷三大类共有40余种,而每个种中又包含许多品种。观赏荷(花莲)是中国园艺家主攻的方向,最为丰富多彩。 我国汉代有关于分枝荷、低光荷的记载。晋王嘉《拾遗记》云:“汉昭帝(公元前86-74年)穿琳池,植分枝荷,一茎四枝,状如华盖,日照则荫根,若葵之卫足。名曰低光荷,实如玄珠。可以饰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驮盖,子如玄珠,可以饰佩也。”江苏《松江府志》载:“成化十九年(1483)六月,学府讲堂后,莲开双花。凡花异心同蒂,此一茎分歧上各生花,尤为异云。” 荷花品种的历史发展,总的来说花冠由单瓣变为重瓣(古称“百叶”、“千叶”),色彩由原来单一的红色变为多种颜色。在汉朝以前人工栽培的荷花,都属“野藕”之类的中国红莲。至晋唐时期经人工培育生出异种,荷花雌雄蕊瓣化,由单瓣变为重瓣、花朵也越变越大。晋崔豹《古今注》云:“荷大者,花百叶(瓣)”。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并蒂莲和品字莲。王嘉《拾遗记》中载有并蒂莲和夜舒荷。《三国典略》载“徐州产莲花,一茎两蒂。”《元嘉起居注》:“泰始二年八月,嘉莲一双骈花并实,合跗同茎,生豫章鳢湖。泰始六年双莲一蒂,生东宫玄圃池。”《梁武帝本纪》中则载有“一茎三花”的荷花。荷花因其美丽并可以消夏,所以历代皇帝和后妃都喜爱赏荷,以取夏日之清凉,这就刺激了宫廷内苑对新的品种的培育。唐代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产生了白莲花,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红色。同时重瓣花中又出现了重台和千瓣洒金等类型。当时的白莲极端珍贵,非贵人不可得,有人认为这白莲是中国园艺家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也有人估计白莲可能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的。 至宋元时期,又产生了一些珍异的新品种,有碧荷花、黄荷花、四方莲、红白双色并蒂莲等。如《本草衍义》:“今禁中生碧莲。”《乾衍起居注》载:“太上皇同上至飞来峰,看放水帘时,荷花盛开。太上皇指池心云:此五花同干,前此未见也。”杜衍有《红白莲》诗:“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看两枝花。”这些都是罕见的珍品。 至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有26个荷花品种。清代陈淏之《秘传花镜》记载有22个荷花品种。康熙年间《广群芳谱》记载25个荷花品种。清代嘉庆(1796至1820年)年间,杨钟宝编著的我国第一部荷花专著《缸荷谱》问世,提出了荷花品种分类标准,记述了33个荷花品种。 我国目前的荷花,就花型分,有单瓣、复瓣(内外两层)、重瓣(数十至数百瓣)、千瓣(一朵达1000至4000瓣)、重台(上下两层花瓣)五种。就色彩分,以粉红、纯白二色为主,另有玫红、深红、淡紫,还有白花带红紫条纹或红边、斑点的锦边、洒金等。一梗多花者有双花的“并蒂莲”(又名并头莲、同心莲),三花的“品字莲”,四花的“四面莲”(又名四喜莲、四面观音),以及罕见的五心的“五子莲”(又名绣球莲、五喜临门)。
“并蒂莲”若相偎相依;“重台莲”花中有花;“千瓣莲”层层叠叠,一朵花达三千余瓣,令人叹为观止;“大洒锦”花瓣根尖有红、绿斑点,分外娇媚;还有一种“十八红姐变缟娘”,一花十八瓣,先红后白而能变色;……真是环肥燕瘦,争奇斗艳,翠盖红妆,绚丽多姿。就栽培方式而言,有池莲、缸莲、盆莲和更小品种的碗莲。近年武汉东湖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王其超会长 在古代所列荷花品种中,有些品种如分枝荷、飞来莲、五色莲、分香莲、傲霜莲、金莲等,实际上都不属荷花的范畴。今天,我们以植物学标准分类,睡莲科莲属只有中国荷花与美国黄莲两种;荷花同科不同属的姐妹花则有睡莲和王莲。还有不同科属而以“荷”、“莲”命名的花卉,如凤眼莲、水浮莲、木莲、涌地金莲、旱金莲、雪莲、马蹄莲、石莲花、令箭荷花等等,与荷花实无关系,自当别论。 并蒂莲及其诗文
晋乐府《青阳度》诗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这并蒂莲是荷花中极为罕见的珍品,风合两香,日分双影,古人传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化身,后来又成了爱情的象征,称为“仙郎彩女结并蒂,缱绻枝头绽笑颜。” 就生态学考察,并蒂莲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真正的并蒂莲,属单瓣荷花。即清代《花镜》所称的“红白俱有,一干两花”。这种荷花偶尔在一枝花柄上并开两朵,结生一对莲蓬,这种并蒂莲现象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花芽形成两个分生中心而发育成双胞胎花蕾的结果,完全是偶发性的,不能形成遗传品种,其形成原因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类并蒂莲极为罕见,因而倍受人们的珍爱,视为吉祥如意、人寿年丰的预兆,冠以“嘉莲”、“瑞莲”的美称,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远在西晋时期已有相关记载,其后到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记录尤多。《初学记》载:“西晋泰始二年(266),嘉莲一双,骈花并实,合附同蒂,生于豫州(今江西南昌)丰湖”。这偶然的一枝并蒂莲当时被视为国运昌隆的吉兆。《宋书·符瑞志》载:“文帝元嘉中,莲生建康额檐湖,一茎两花。”“元嘉十年七月已丑,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而同蒂。”“元嘉十七年十月,浔阳弘农佑几湖,芙蓉连理。”又记载“元嘉二十年,扬州后池芙蓉二花一蒂,剌史始兴王浚以献。” 至隋代杜公瞻有《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此诗寄予了并蒂莲的爱情象征意义。莲为双关语,“莲”、“怜”谐音,在古代怜即爱也。这在南朝乐府民歌中极为常见,例如《子夜夏歌》:“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唐代姚合有《咏南池嘉莲》:“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照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田野人闻知尽喜,争来入廓看嘉莲。”在这里诗人认为并蒂莲是偶发现象。 并蒂莲又称之为“合欢莲”。如唐郑谷《咏合欢莲花》诗:“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此诗简直是为后代有关并蒂莲的爱情故事定下了基调。又如唐代王勃《采莲曲》云:“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宋代李清照《瑞鹧鸪》云:“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明代蒋山卿《采莲曲》云:“搴花怜并蒂,拾予同爱心。”等,都是把并蒂莲比喻为一对恩爱情人。 另一种是假性并蒂莲,是千瓣莲中的“双心”品种,古人亦称“并头莲”或“重台莲”,属重瓣荷花,为遗传品种。千瓣莲雌雄蕊全部瓣化,变态的花托也分成两个以上的轴心,但最后都不结莲实。清代嘉庆年间我国第一部荷花专著《缸荷谱》所载佛座莲即是:“佛座莲一名剥莲,有心无房,开时似乎乏自然之趣,然耐久,一花次第开之,可七、八日。初如露桃,渐如艳粉、如牡丹,两宿而心现矣。而后头垂而告倦矣。此种凡四,系名于心,曰千叶、并头、品字、四面,皆其类也。”这种荷花一朵两三千瓣,花大重达一斤半,所以“易倦下垂”。唐李绅《重台莲》诗:“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即咏此种并头莲。相传此花本为天竺(印度)品种。元末诗人顾阿瑛捐资助明,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将此种名花赏赐予他,他带回家乡昆山正仪,植于东亭池中,流传六百余年不衰。 湖北当阳玉泉寺盛产并蒂莲,又称“千瓣莲”,每朵花瓣达1000-2700瓣。开花后由粉红转成为深红,再转胭脂,色彩多变,清姿淡雅,香气诱人,远近闻名。隋开皇年间玉泉寺为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的道场,大雄宝殿前有两个植荷方池名丹池。《当阳县志》称:隋代县令皇甫昆作《智者禅师碑文》,中言“塘开千叶之华,莲捧飞来之座。”在玉泉寺生活了五十年的有源和尚说,玉泉寺的千瓣莲是古时玉泉寺长老白意法师到普陀山取经归来时带回来的,植于丹池,繁衍至今。 关于黄莲花
黄色的荷花现在只有美国黄莲,亚洲没有黄莲花。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关于黄莲花、金莲花的记载,后失传。我国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京师五岳观后凝祥池,有黄色莲花,甚奇,他处少见本也。” 明清旧籍记载黄莲花的亦甚多。《群芳谱》介绍产金莲的金池连水石泥沙都是金色的。王韶之《神镜记》载:“九嶷山过半路,皆行竹松下,狭路有清涧,涧中有黄色莲,芳气竞谷。”《花镜》注:“花不甚大而色深黄,产九嶷山涧中,”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 明代王世贞《金陵诸园记》载:“杞园一池,有金边白莲花。甚奇。”王世懋《花疏》云:“荷花种最多,……旧又见黄、白二种,黄色佳,却微淡黄耳。”王圻《三才图会》云:“荷,一名水芙蕖,有千叶白、千叶黄、千叶红。”说明当时有重瓣的黄荷花。《省直志书》记:“石门县产荷,有白莲、青莲、黄莲、台莲等。” 清代《缸荷谱》记有重瓣大花和小花的两种“蜜钵”,“其黄色蜜,……手拈出妙香,千叶(重瓣)中绝品也。”“蜜”者黄也,既是绝品,说明是很珍贵的,看来明清时我国确有黄色荷花存在,直到1949年江南还有“蜜钵”品种遗存,后便匿迹。明代申时行咏莲诗云:“高结重台散异香,名花常映御袍黄。”“朵朵黄云团羽盖,为迎金册下瑶池。” 五十年代据报道湖北宜昌小溪塔公社巴峪平生产队附近塘中有少量黄荷花,科技人员寻访未获。八十年代有报道说苏州虎丘七里山塘花农刘姓多荷花异种,某年夏日有淡黄色四面莲一缸盛放,一时喧腾,观者络绎,后为杭州某寺院方丈出高价购买而去,蓄之池中,数年间已长满一池。现在国内可能还有黄色荷花资源,只是未发现而已。 美国荷花仅黄莲一种,称美洲黄莲,处于半野生状态,植株较中国荷花矮小,荷叶颜色却较深,呈墨绿色,花瓣黄。美国栽培水生花卉,偏重于睡莲,也引进中国荷花与黄莲杂交,产生新的品种。如佛罗里达州一家私人水生花园,斯诺柯父子于1965年获一半重瓣的新品种,第一天开玫红花,第二天橙黄,第三天浅黄,可谓“娇容三变”。又有一位美国的华裔企业家,加州MODESTO莲园主人 日本从我国引进荷花,初作食用。唐代鉴真大师带去的荷花后来成为中日友谊的“使者”。据日本1965年的《花坛地锦抄》载,16世纪日本始有观赏荷,初为五种。1904年的《清香品录》已载有60个品种。江户后期的将军松平定信退休后,于1792年建“浴恩园”,从全国搜集九十余种荷花,开放时请画家绘制了荷花图谱《清香谱》。1978年北村文勇《花莲》一书已载有上百个品种,其中如亚洲莲与美洲莲杂交所得到的“王子莲”、“午妃莲”等开红黄色花朵,十分美丽,深受人们喜爱。不少新品种还传到了欧美。现在日本已有150种荷花,又从中国引进200种,共达350种,已近于中国荷花品种了。 庭院幽赏的盆莲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唐·韩愈《盆池诗》 荷花因养植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荡荷、池荷、缸荷、盆荷、直至十分细小的“碗荷”。盆栽荷花晋代已有之,东晋王羲之《柬东堂帖》已有记载。当时用盆缸之类来栽种荷花,完全是为了方便于把荷花移至庭园中欣赏,朝夕为伴,观其出叶舒花的过程,自得一种乐趣。这在唐宋古画中常可见到。宋代人又爱将荷花插瓶,杨万里曾有《瓶荷诗》,这样就将荷花又移到了室内,成了案头清供,得其月余色香。插瓶之法颇为考究,必选用高大的胆瓶,方能负重,花与瓶的色彩亦求调谐悦目,旧时荷花折枝,习用乱发缠住剪口,取泥封窍,延长花期,不使早谢。插瓶时花枝叶片当有直有欹,错落有致,花谢以后保留小莲蓬,始饶画意。 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子昂)仕元之初很想有作为,但他是赵宋皇亲,被人讥为气节不保,在官场上又受到猜忌排挤,便生厌倦之情,有了出世之想,向往隐逸生活。他对盆荷大加赞赏,曾有《水调歌头·和张大经赋盆荷》一首: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稀疏淡红晕,特地得人妍。 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哪知此中佳趣,别是小壶天。倒挽碧筒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梦中呼一叶,散发看书眠。 明清时代,我国盆栽荷花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万历年间高濂著《遵生八笺》载盆荷种法。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云:“宛尔红情绿意,并蒂,尺许小盆池。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 由池荷而为缸荷,再由缸荷而为盆荷,选种自然是愈选愈小。由大株型荷花向小株型演化,是人们采用莲子播种,不断从实苗中选留小株型个体,在小型容器里,经过定向培育,最后又得出了更为娇小玲珑的碗莲。 案头凝香的碗莲 碗莲初盛于清朝中叶,其时江淮之地,官宦商贾云集,耽于享乐,他们到处搜集奇花异木,争奇斗胜,从而大大推动了碗莲栽培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品种繁衍。至嘉庆年间杨钟宝著《缸荷谱》载有小种荷花13个品种,7个单瓣,6个重瓣,如“小水红”、“藕才指大,茎抽数寸即花,花如胭脂,妩媚动人。”这基本上与现代碗莲的特征相同了,这一族微型花高不盈尺,花大若钱,叶圆如碟,娇小玲珑,十分可爱,作案头清供,“如红妆美女立于翠盘之中”,秀态丰容,令人心旷神怡。 清代的碗莲,色有轻红、浅白、微碧、深紫;型有单瓣、千瓣、并蒂、重台。骚人墨客争相赋诗并题雅名,后来屡经战乱,名种几乎散失殆尽,至解放初仅剩三、四个品种。解放前江南民间流传的碗莲品种,除开红白花的“寿星桃”、“小桃红”、“娃娃莲”、“锦边莲”、“桌上莲”等之外,还有开淡黄色的珍品“蜜钵”,后来湮没。 六十年代杭州西湖与武汉东湖曾收集了一些碗莲品种,经过培育,目前已达20余种,如“玉碗”、“案头春”、“粉碗莲”、“婴儿红”、“翠薇夕照”等,均是碗莲中姣姣者,可作书斋清玩。中株型的如“秋水长天”、“东湖春晓”、“红霞”、“艳阳天”等植株较矮,花姿雅丽、可作盆栽,适于配植水景、美化门庭和装饰阳台。王其超、 碗莲除用细小容器栽植外,还可以用盆景形式栽植,选择浅长方形或腰圆式水盆,按艺术布局设置,待叶茂花发时,略加删除,使叶丛、花枝高低参差,疏密有序。再用一小段细铅丝插入泥中,另一头作圈托住陶质小船或浮水鹅鸭,嬉游其间,构成一派夏日水乡莲塘景色,更能增加浓郁的艺术魅力。著名园艺 江浦县城东乡城东村青年农民丁跃生和妻子童兆琴,数年来专门研究碗莲,打破了传统的分藕和播种繁殖法,成功地实现了碗莲生长期地下茎分生繁殖法,成倍提高了繁殖系数,延长了观赏时间,并编写了《碗莲》一书,培育出160多盆碗莲,叶似碗口,花如酒杯,人称“袖珍芙蓉”。 艳丽如妆的睡莲
“翠盖佳人”荷花的风姿已为人们所倾倒,而她的“堂妹”—睡莲生得更为娇小妩媚,艳丽动人。南亚国家说睡莲是山林沼泽女神的化身。信仰佛教的泰国把它定为国花,认为它一尘不染,神色安祥,象征着泰国古代泰人、孟人和老人三个民族热情友好、彬彬有礼、团结如弟兄的优良传统,并把每年11月14日定为睡莲节,此日在越銮鲍斗寺举行盛大的睡莲迎送活动。 睡莲是荷花同科不同属的“堂妹”,属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宿根浅水花卉。荷花只有亚州荷花和美洲黄莲两种,而睡莲全世界却有40余种,总分为耐寒的温带睡莲和不耐寒的热带睡莲两大品系。我国目前栽种的品种属于耐寒品系,冬季地下茎在池泥中越冬。 睡莲的花和叶的外貌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而各异,叶片如萍,碧绿光泽,马蹄形,基部有深缺刻,亦有圆形、心脏形、圆盘形的,直径小的5厘米,大者达60厘米。花的色彩有红、粉、白、黄、青、蓝、紫、洒金、镶边等。花瓣尖长,亦有圆阔者,每朵8至15瓣左右。三月下旬切根茎半尺,植之池中,它便会长出长长的叶梗来,梗长可达4尺,使叶片随着池水的升降而漂浮自如,把空白的水面装扮成一片繁花绿叶的世界。七、八月开花,花期三、四天至半月不等,花朵漂浮于水面,娇娆而美好,亦有挺出水面一二寸者,袅娜而多姿。 睡莲得名的由来,缘于它有趣的开花时间;它从凌晨七时开花,至午后四时闭合,翌日凌晨再开,午后又闭,故称睡莲。这种“按时作息”的现象是生物钟的作用。其实,花国中有不少花卉都是按照自己特定的时间开放的。为此,十八世纪的大植物学家林奈,曾把它们排成“鲜花表”来计时。林奈的“鲜花表”我没有见过,但1990年9月14日我在北京植物园看到了一个
“植物钟”,当时颇感兴趣,随手记了下来:“鲜花开放时间的排列:蛇麻花凌晨3时,牵牛花4时,野蔷薇5时,龙葵花6时,睡莲7时,芍药花8时,半支莲10时,鹅鸟菜12时,万寿菊15时,紫茉莉17时,烟草花18时,夜来香19时。待宵花20时,昙花21时。”这实在是生物界很有趣的事情。 我国古代记载的黄荷花或朝日莲也可能是睡莲。宋代范镇著《东斋记事》云:“有朝日莲,蔓生,其花似莲而白色,其大如钱,人家以盆水而植之。”宋祁《益都方物略纪》云:“朝日莲,花色或黄或白,叶浮水上,翠厚而泽,形如菱花,差大,开则随日所在,日入则合,而自藏于叶下,若葵花倾向太阳。”这种朝日莲很可能是姬睡莲。今人黄著《花经》云:“杭州西湖某寺内有池,有黄色小花之睡莲,据谓宋朝遗物;该寺僧甚宝之,不肯传种于外。”总的看来我国睡莲由来已久,只是到现代才给它加了个“睡莲”名称。 睡莲因其玲珑娇美,深受画家喜爱。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家克洛特·莫奈的油画《睡莲》被称之为“水上风景”,是欧洲绘画史上的名作。我国画家吴作人大师画金鱼,爱以睡莲配景,寥寥几笔,生动清新,笔墨洒脱,功夺造化。 睡莲的观赏价值极高,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小瀛洲以及“天下景”庭院水池中,都可看到美丽的睡莲。当人们站在三潭印月的九曲桥上,俯视阳光下的睡莲,游鱼出没于绿叶之下,一池清水,浮光跃金,锦鳞闪烁,微动涟渏;花儿仰面于碧叶之中,玉肌艳质,气度安祥,幽静闲雅,宛若含笑,颇有点“蒙娜丽莎”的味儿,被人们誉为“睡美人”。杭州植物园分类池沼中的睡莲,另是一番景色,人们一走进去,但见青松水杉簇拥着一个圆形池沼,环境幽静而清新,如置身于绿色天地。那青翠欲滴的莲叶,衬着粉白嫣红的花朵,清风徐徐,莲香阵阵,令人暑意尽消,通体生凉。 硕大神奇的王莲
1963年夏末秋初,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访问印度尼西亚,在苏加诺总统和夫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茂物植物园,观赏了千姿百态的热带兰花,有一种上品兰花当时被命名为“王光美兰花”。在池塘中他们又看到了一种奇特的荷花:一张张翠绿色的大叶子平铺水面,直径达1.5 晋代王嘉《拾遗记》载:“后汉灵帝(公元163-189年)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西园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花瓣)夜舒昼卷,一茎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亦云月出则舒也,故曰望舒荷”。又云:“(晋)太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叶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池。”这种叶大如盖,径可一丈,花夜舒昼卷的生态特征很象王莲。如果是事实,说明东南亚早有王莲,汉晋时代曾传入中国。 王莲是睡莲科多年生热带巨型水生草本花卉,原产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世界上王莲有两种:一种是亚马孙王莲,叶片较大,叶背紫红有刺,直立的叶缘较矮,约5-10厘米,要求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高温高湿,需要30°-33℃的水温。1801年德国植物学家亨克在玻利维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支流马姆尔河上,首先发现了这种奇异的植物,在美国引种成功,后传入欧洲,1849年在欧洲首次开花,以当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子来命名它,所以我国称它为“王莲”。另一种叫巴拉那王莲,又名克鲁兹王莲,产于南北美洲交界的墨西哥等国,叶片较小,叶背绿色有毛,卷边较高,约15-20厘米,在18°-21°C水温中便可开花,适合我国江北城市引种。 我国从1958年就开始引种王莲,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温室中首次开花结籽,后又引种到云南西双版纳露天池塘安家落户。近年来先后在广州、武汉、南宁等地露天水池中栽培成功,南京、上海的植物研究部门也引种成功。 王莲奇就奇在它的花与叶,王莲花径可达45厘米,象这样大的花真称得上是花中之王了。每年6-10月开花,也是象荷花那样花叶偶生,每长一片新叶就开一朵花,因其叶子太大,对比强烈,花反而看不出大了。王莲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开花时花蕊中温度高出周围10°C。夏季的傍晚8-10时开花,尤为奇特的是花色的“娇容三变”:黄昏深红染紫,黑夜银妆素裹,晨曦淡红如霞,“翠盖摇曳映湖光,硕朵娇姿溢浓香,花期三变三般色,先是素妆后浓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王莲还具有药用价值,所以价格颇为昂贵。在长江流域,一株在露天水池中栽培的王莲,可开花30-40朵,连续开放2-3月;观叶期在6-11月,长达5个月之久。象这样花叶俱美观赏时间这样长的,在百花中实不多见。 王莲的叶象个大圆盘,直径达到2-3米,其形如筛,平稳如船,能载重40-70公斤,难怪十几岁的孩子坐在上面不沉。王莲的叶子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浮力呢?原来王莲茎粗短,叶脉发达,鼓涨隆起,恰似纵横交错的坚固的网状肋条骨架,靠近叶中央的肋条厚而高,接近叶缘的肋条薄而低,肋内布满白色海绵状物,叶片虽薄,叶背充满了气体的洼窝,所以产生了惊人的浮力,在巴西等原产地,许多捕鱼的水鸟常把王莲的叶子当作快乐的栖息平台。一百多年前,法国园艺家兼建筑师约瑟夫·莫尼哀研究王莲叶片负重的原理后,用钢材和玻璃仿照其结构,建造了一座宽敞而又明亮的玻璃房,创造了建筑业上轻型大跨度的网状薄膜结构。 |
投稿邮箱:new10024@163.com
QQ:101615387 微信:new10024 手机:13951448391
今日宝应网—宣传宝应 了解宝应 服务社会 服务网民
( 苏ICP备14058410号-1 )